从前的元宵节甚是热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07:48 大河网-大河报

  

从前的元宵节甚是热闹
□郭桂兰(东明路219号院民航新村)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过年不是大年初一,而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因为春节固然可以穿新衣、吃饺子、串亲戚、得到压岁钱,但那都是跟着大人“混”,没有自己活动的空间和自由。而过元宵节,我就可以“大撒把”,使劲地疯一回。

  每到正月十三,娘和奶奶就开始忙了。按郑州郊区的规矩,元宵节要蒸枣馍。枣馍的花样是多种多样的:有给男士吃的“布袋”——即白面包上大枣,卷成长柱形馒头,中间用寓意绳子的细面条扎一下;给女士吃的“刺猬”——即白面包上大枣卷成长圆形,再用筷子在上面夹出毛刺来,一头还要捏出尖尖的脑袋,用绿豆安上眼睛;小姑娘则吃“枣花”——即把白面搓成指头粗的长条,盘成花朵状,在花瓣里夹上枣。过大年蒸馒头,奶奶和娘从不让我们出手帮忙,怕小孩子乱说话会冲撞她们心中的“神灵”。而过元宵节蒸枣馍,我们则可以随心所欲:把手洗干净,在案板上用小手把面捏成各种形状,奶奶和娘从不叱责,还会指点着我们做成小鸟、金鱼、小兔、小狗等形状。蒸完枣馍,接着蒸“灯盏”——用玉米面捏成两寸高、一寸半粗细的圆柱形,一头还要凹下半寸,以便放灯油和灯芯。“灯盏”是给邻居家孩子的礼物,往往蒸很多。最后还要蒸一个大大的“麦秸垛”——一层白发面饼夹一层红枣,共有八层,上面用白面捏一个小麻雀。这个“麦秸垛”不言而喻是寄托了丰收的希望。

  在各家各户的女人和孩子们忙着蒸馍时,男人们则聚在一起准备“故事”——旱船、龙灯、狮子舞、“背老伴儿”……一天到晚场院里锣鼓声不断,敲得孩子们一会儿跑这儿看看,一会儿跑那儿看看。村里的“社火”也准备起来了:大街当中搭起“天桥”,“天桥”中间是彩灯“二羊抵头”,“天桥”两边各一个大秋千;沿街的树上挂满了巧媳妇们做的鱼灯、兔子灯、西瓜灯、荷花灯……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围着“货郎担”买各色花炮和“洋牌”(长宽和麻将大小差不多,印有各色人物花样的纸片,孩子们拍着玩争输赢),“噼噼啪啪”的炮声不时炸响,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火药的气味。就在这热烈的气氛中,元宵节来到了。

  正月十五这天,太阳一落山,家家户户就开始放鞭炮,人们阖家齐聚街头:锣鼓敲起来、龙灯摆起来、旱船跑起来、秧歌扭起来、“背老伴儿”——老头背一老太太(同猪八戒背媳妇,都是一人演两个角色)东瞅西望,动作夸张,表情诙谐,逗得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孩子们就在大人们的缝隙里钻来钻去,两眼不够使似的看这看那,忽然一溜烟全没了,原来跑到各家偷“灯盏”去了。

  各家各户的“灯盏”这时要盛了油点着,放在门口的石礅上、鸡窝上、猪圈门上,专供各家小孩子“偷”,“偷”完再放直至午夜(假如谁家的“灯盏”没有小孩“偷”,这家的大人还会不高兴)。孩子们“偷”完这家“偷”那家,碰头时还会互相打听谁“偷”得多。一直忙乎到社火散了,灯灭了,两条腿跑不动了,眼皮抬不起来了,才东倒西歪地回家去睡(后来看电视才知道,“偷灯盏”源于上古时代的生命崇拜,是先族对多子多孙的期盼)。

  到了正月十六这天,秋千高手在“天桥”下比赛荡秋千。更多的孩子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跑到打麦场看舞狮表演:在一阵锣鼓声后,舞狮人一手举着绣球、一手牵着狮子出场了,绕场一周后开始表演。狮子威风八面,辗转腾挪;舞狮人机动灵活,变换着把绣球、大刀、三节棍舞得呼呼生风,让人眼花缭乱。舞狮最精彩的部分是“钻桌子”:舞狮人一个鹞子翻身上了木制的四方桌,狮子紧随其后。通常是“狮头”先上去,“狮尾”站在地下;“狮头”在桌子上左右摇头,狮尾在下面前后摆尾,做无可奈何之状;趁观众正在傻笑,“狮尾”抓紧了“狮头”的腰带,一声“起”,“狮头”在桌子上原地转起了圈,“狮尾”双脚离地,整个狮子在桌子上腾空飞舞,叫好声欢声雷动。“钻桌子”一般会叠三五张桌子高,到达最高处时,“狮头”会站在“狮尾”向前曲蹲的腿上,那时全场的锣鼓声、欢呼声达到高峰。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