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瞭望:抗灾重建启示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07:54 新华网
1月23日,由于严重覆冰,重庆电网220千伏涪陵至武隆西线在先后6次试送电后均跳闸,此时只有 220千伏涪武东线与主网相接,可靠性很低。 重庆市电力公司迅速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首的事故处理领导小组,组建渝东南抗冰抢险现场指挥部,调集200多人的应急抢修队伍奔赴现场。 “铁塔严重覆冰,很难承受工人上塔的新荷载和人工除冰产生的冲击力。”重庆市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徐焜耀作出判断,“涪武东西两线的许多铁塔已经不具备再上人的条件,此时如果采取简单的人海战术上塔作业,后果不堪设想。” 抢修人员在现场紧急巡线时看到,同塔的220千伏涪武东线和西线位于武隆县车盘山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5公里段,共有30多基(座)铁塔严重覆冰,现场温度为近零下10℃,积雪十多厘米,稍有不慎,就会倒塔断线,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彻底中断220千伏涪武东西两线的供电,且一月内无法恢复正常运行。这将导致渝东南1区4县断电及渝怀铁路大动脉中断。 经过细致分析,指挥部将故障段锁定在3基铁塔,再通过现场查勘计算,制定了人工登塔工作方案,最后决定派人上塔排除故障。 可是,这3基铁塔架空地线弧垂过低,如果安排紧急抢修,渝东南1区4县可能成为孤网,重庆电网运行将面临巨大风险。 再三论证之后,公司决定1月26日进行紧急抢修,同时尽可能保证渝东南正常供电。 当晚,指挥部连夜组织对渝东南孤网运行方式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校核,为及时应对全面停电做好准备。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抢修,220千伏涪武西线终于恢复了正常。 “科学应对天灾,使重庆化解了大面积停电风险。”重庆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张春城长舒了一口气,作出这样的总结。 “有大灾无大害” 1月中旬以来,一场影响大半个中国的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给中国的交通运输、煤电油供应造成了严重影响。 1月27日,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传出消息:受恶劣天气影响,全国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已达3990万千瓦。这一数字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的7%。数万名电网员工日夜奋战在抗冰抢险一线,组织除雪除冰,抢修受损设施。 重庆市东南和东北电网遭遇了50年一遇的覆冰灾害。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前重庆电网共发生倒塔、倒杆2355次,断线或受损1619次,严重覆冰线路4094条,配变电设施受损851台次。 然而,重庆在此次灾害中没有发生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和抢险救灾人员伤亡事故。 《瞭望》新闻周刊在调查中了解到,科学应对灾害、提高设计标准,是重庆电网实现有大灾无大害的重要原因。 三年前,在渝东南曾出现过一次覆冰灾害。2005年除夕,渝东南黔江至秀山220千伏黔秀线严重覆冰,导致秀山县孤网运行1个月,全县仅靠3.5万千伏线路和小水电支撑基本照明。 这次灾害给重庆电力以警示:电网建设不能再遵循30年一遇灾害的设计标准。 基于这一认识,重庆市电力公司立即对黔秀线进行改造,原设计标准是覆冰10毫米,改造后标准提高至40毫米。 “在今年的冰雪灾害中,渝东南地区未提高设计标准的输电线路损失明显高于提高设计标准的线路。”徐焜耀告诉本刊记者。 现场巡查得知,110千伏秀膏线、武黎线,其设计标准均为10毫米,此次冰雪灾害中线路覆冰均达到30毫米,倒塔断线现象严重;而提高了设计标准的220千伏黔秀线虽然覆冰严重,却没有倒塔断线。 “实践证明,提高标准的收益都大于投入。”徐焜耀说,“线路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改造费用高昂,一般是先原样恢复,一年之内还要拆掉并进行新的改造。因此,排除物价上涨和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恢复线路和改造的成本至少是原来的2倍。” 抗冰保电之战 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工作。 会议指出,抗击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工作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全国交通运输恢复正常,大部分受损电力线路和变电站得到修复,居民生活用电基本恢复正常,电厂煤炭库存稳步回升,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及时安置,灾区市场基本稳定,社会秩序井然。 同日,民政部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月12日,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这场史上罕见的冰雪之灾,使中国17个省级电网电力供应紧张,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严重制约了抗灾救灾的能力。 1月27日,中国电监会副主席王禹民在全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接近4000万千瓦,华中、华东、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等地区,由于输电线路覆冰覆雪严重,致使电力设施不同程度受损,个别地区已造成电网解列运行,甚至导致电网供电全部中断。特别是贵州等地区天气状况持续恶化,供电形势非常严峻。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