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冰雪中,那些可爱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04: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戊子新春,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汹汹袭来。

  在与冰雪搏斗的人群中,有这样一些普通人:他们没有气壮山河的言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用纯朴而又不凡的行动,融冰化雪、攻坚克难,让我们从心底生发太多感动。

  本报数十位记者奔赴抗灾救灾一线,走近这些可爱的人,听到这些感人的故事,触摸他们温暖的内心,体味到一种平凡而高尚的人生境界。为此,本版“人生境界”栏目推出特别策划,为广大读者呈现一幕幕真实的画面。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形成的凝聚力,定将推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也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这些人、这些事,体现着顽强坚韧的大勇、心系苍生的大爱,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愈挫愈奋、愈挫愈勇的宝贵品格。这必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主持人

  生命

  在抗灾一线,他用生命让我们感受到“奉献”和“牺牲”两个词那沉甸甸的分量

  已是大地回春,冰雪消融的时节,然而,在黔西北高原地区,无情的冰灾仍在肆虐。

  “哟,兔崽子们,还敢睡,干活了。”2月15日清晨,贵州省大方县电力抢修突击队寝室,队长武德顺一声吆喝,叫醒了其余5名还在沉睡的突击队员。

  打开房门,一股寒气迎面袭来,队员兼徒弟赵诗远看见,师傅武德顺把脸扎进一盆冰水,晃了几下脑袋,清醒清醒,再挤点牙膏,在嘴里捣鼓了几下,就去拾掇抢修工具了。

  胡乱地吃了几口早饭,武德顺扛起沉重的工具箱,领着突击队,向海拔2000米的九龙山脉骂陇山头出发了。

  “师傅,咱们是在爬山,可不是在溜冰,悠着点,摔了就惨啦。”看见武德顺在冰路上走得飞快,另一个徒弟高建华担心地提醒。

  在冻得厚厚的冰路上,几名小伙连溜带跑,也赶不上武德顺。

  8点10分,武德顺气喘吁吁地赶到“营—雨”线抢修现场。1月12日以来,大方县百纳乡境至雨冲乡境的“营—雨”线上,电网线路倒杆54基,断线30余处,由于凝冻一直无法修复。

  在5号杆和6号杆前,武德顺用手轻推了几下,然后迅速撤开,观察有没有倒杆的可能,发现5号杆推时有晃动,上杆作业可能会有危险,6号杆没问题。

  检查完线路,武德顺把队员召集在一起,研究抢修方案。

  听说5号杆有危险,队员们犯难了。“可不是开玩笑,5号杆随时可能倒下,人上去太险了,咱可不能电网没修好,命就先搭上了。”

  武德顺思索了一小会儿,坚定地说:“好了,5号杆我上,今天无论如何也要修好。”

  赵诗远、高建华急忙劝阻:师傅,你家女儿才3岁,要是出什么意外,可怎么办啊。

  “突击队只有我是党员,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到了关键的时候,咱最起码也不能给共产党员这4个字抹黑吧。”武德顺对两个徒弟说。

  5号杆前,武德顺麻利地系上保险绳,猛吸一口气,搓了搓冻僵了的手,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并仔细地感觉杆子的晃动情况,晃得厉害时,就停下来,就这样停停爬爬好几次,终于到达10米高的杆顶。

  “砰、砰……”随着几下响声,留在地面的队员急忙紧张地向5号杆看去,还好是一场虚惊,原来武德顺发现杆顶许多钢材上结满了厚厚的冰,正挥棍除冰。

  就在队员们悬着的心安定下来时,“砰”地一声,意外发生了,被雪凌冻坏了的5号杆从根部断倒。时间是8点20分。

  见此情景,在6号杆上的赵诗远快速滑下杆来,连奔带扑地跑到武德顺身边,武德顺已气息微弱,队员们找来一辆小四轮车,刚送到医院,武德顺的心脏就永远停止了跳动。

  武德顺,彝族人,是大方县百纳彝族乡龙竹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党员,牺牲时年仅34岁。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