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兵们守护着万家团圆的冰雪新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23:01 新华网

  人民的欢乐就是军人的幸福。从火车站到高速公路,不回家的子弟兵们守护着万家团圆的冰雪新年

  回家,回家!

  当罕见的冰雪与中国传统的春节相重合,回家,成了这个冬季里最牵动人心的主题。

  上下32公里山路的苗王坡,是连接贵州铜仁地区东西5县的咽喉之地。15厘米的结冰加上10厘米积雪,一度挡住了上万人回家的路。

  这场被铜仁军民称为“决战”的除冰战斗有多艰难,铜仁军分区政委牛福贵闭口不提。他念念不忘的是苗王坡通车的时刻——农历腊月二十六的下午,所有车辆鸣笛缓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从车窗探出头来,向官兵们挥手致意。一辆辆大客车里响起同一个欢呼声:“回家喽!”

  回家,回家!

  官兵们用双手在京珠高速上开出了旅客回家的路,用身体在广州火车站筑起了保护群众的“墙”。但他们回不了家,他们无怨无悔地舍弃了自家的团圆。

  1月28日12时许,刚吃完午饭的“硬骨头六连”所在部队炊事班长赵宝魁,突然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迅速赶往杭州火车站,援助滞留旅客。

  仅穿了件单衣,赵宝魁和战友们就把4辆野战炊事车开到了滞留旅客中间。熬姜汤、下饺子,通宵达旦地工作。

  一位女孩塞给赵宝魁一张纸条:“你们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让我们在冰雪中感受到温暖。老兵,向您致敬!”

  女孩并不知道,如果不是执行任务,赵宝魁早已回到了老家。

  当兵9年来,赵宝魁从来没有在河南老家过春节。今年的休假报告已被批准,他决定早些回去,多陪陪几天前早产的妻子。

  但,在火车站一待就是9天9夜,他接到撤回的命令,已是除夕中午……

  在数十万救灾子弟兵中,有多少人把自己家里受灾的消息埋在心底,有多少人推迟了婚期、取消了休假,又有多少人没有来得及跟妻儿解释、就从探家路上直奔灾区!

  不回家的子弟兵们,守护着这个特殊春节的万家团圆……

  人民的关爱就是军人的勋章。从携手战斗到十里相送,人民群众对官兵的厚爱深情,是一代代子弟兵服务人民的不竭动力

  “我们要像当年支援井冈山的红军一样,支援亲人解放军。”江西省永新县曲白乡小枧村村支书贺青山说。

  当解放军要来这里抢修电网的消息传开,这个位于井冈山深处的村庄沸腾了。村民们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让官兵们住;从电网抢修点到驻地来回一趟要3个多小时,人们便承担起了给山上的官兵送午饭的任务;每天抢修电网归来,官兵们发现,部队驻地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村民还送来了大米、蔬菜、木炭……

  2月15日18时30分,随着最后一根塔基材料安全运上山顶,南京军区入赣部队抢修电网九江大会战圆满结束。部队撤离九江时,人们在路上搭起了“凯旋门”,自发排成两千米的长队送别官兵。

  这情景,让官兵们忘记了严寒,忘记了抬着900多公斤的铁塔立柱上山的疼痛。这情景,让官兵们再次回到了1998年抗洪大军告别九江时万人空巷的那个夏天。

  从红军当年走过的红土地,到抗洪大军曾鏖战的长江沿岸,在部队驰援救灾的每一片冰雪灾区,人们都牵挂着子弟兵。

  南京军区紧急调集1.2万名官兵,增援江西省电力设施损毁严重的地区。江西省政府决定,从省财政中拿出专款,为每一名抗灾救灾官兵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合肥的老百姓自发组织了“让亲人歇一歇”活动,他们在清扫冰雪的现场抢过官兵手中的铲,把一身泥水的官兵拉进自家暖和暖和;

  南昌开展了“我随亲人守大桥”活动,在每座大桥上,都有戴着“小红帽”的志愿者和武警官兵一同战斗……

  这样的温暖,这样的深情,在人民军队的征程上,总是时刻相伴。

  这融冰化雪的温暖,这生死与共的深情,就是人民给予子弟兵最耀眼的勋章!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