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全局和未来的基础性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14:31 法制与新闻

  【首页观点】

  事关全局和未来的基础性工程

  常少扬/文

  关心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人们都会注意到,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提法——

  首次把“人民民主”提到“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样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六大上提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张,此次又加上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前置语,使之更加具体化;在论述“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内容时,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其中“表达权”的提法令人眼前一亮;报告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分中还提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诸多实实在在的举措令党内外、海内外刮目相看。

  十七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提法亮点频出,而笔者认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发展基层民主制度的论述。

  其一,报告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一道,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总体系之中。这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布局和部署的最新战略思考。

  其次,报告首次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这一概念:“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正如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所说,“这透露出中国未来民主发展的着力点,就是着力从基层推进,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民主发展既积极又稳妥、最可直接操作的层面。”

  其三,对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有了深化。在五年前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城乡群众自治是分而论之的,而十七大报告对城乡合而论之,而且提出了新要求——“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一新提法比十六大提的“新型社区”内涵更为丰富、要求更高。

  其四,报告在发展民主政治和推进社会建设这两部分中分别谈到“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这在党代会报告中也是第一次。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众多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市场,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由于认识上不一致,制度和管理都不太适应,这类组织有一部分处于“身份不明”的模糊状态。报告在分析我国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时指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也点到了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十七大报告从扩大群众参与、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角度正面提出这一问题,表现出我们党清醒、务实,不惧难题、与时俱进的风范。

  其五,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意义深远。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以奠定必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文基础,是实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目标的前提。群众基层自治的民主实践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笔者曾对一个公民合作建房群体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发现其过程包含发起、立约、选举等要素,堪称民主政治的课堂。近年来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兴起,行使自治、维权功能的过程,特别是广大农村村民自治组织选举的丰富实践,对公民意识的启蒙和增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媒体和学校在公民意识教育中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没有积极参与的公民,就没有基层民主、群众自治;没有基层民主、群众自治的历练,也难有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发展。所以,中央把完善群众基层自治制度作为着力点,同时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实为深谋远虑之举措。

  有一种书,大量留白,跟读者互动,请读者参与创作。十七大精神正是这样一本互动的大书,向有志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人们发出了共同创作的邀约。公民,你准备好了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