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绝活儿 闹元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11:20 每日新报

  

津门绝活儿 闹元宵
津门绝活儿 闹元宵
新报记者 许凯 摄

  

津门绝活儿 闹元宵
正月十五,北辰区双街新城商业街人潮如织,来自武清区王庆坨的“永良”花叉会的20多名会员献上了一场编排巧妙、技术难度高的花会,赢得如雷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身着盛装的会员们将叉控制在身体周围上下转动,但不与身体任何部位固定接触,这就是所谓的“飞叉离身”,此外,叉不仅在演员身上各部位“自转”,还要围着演员身体“公转”,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飞叉”由一把1.5米长的木棍和一头或两头的钢叉组成,重量也分为3斤和5斤。与许多民间技艺相同,学习“飞叉”要从10岁以下的娃娃开始,通过正式拜师,长年的练习才能练就过硬的功夫。

  王庆坨镇永良飞叉会成立于1992年,现有会员40余人,年纪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14岁。会员们有个体户、普通农民,也有工人和学生。

  最大的队员杨树海今年80岁,大家都尊称他为老会长。“现在学这门绝活的人越来越少了。”杨树海老人说,目前民间能够进行飞叉表演的团队仅有两个,能够熟练表演飞叉的不足百人。而掌握这门民间花会绝活的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现在的青年人不是忙上学就是忙上网,对于这种民间的老文化越来越淡漠,他们这些飞叉迷非常着急。作为天津唯一的飞叉会,他们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大家一起把这门民间绝活儿发扬光大。

  飞叉表演起源于公元700年的唐朝,表演中叉随人转、人随叉转,上下翻飞,美不胜收。每场飞叉表演都有阵型,一场20分钟的表演需10多个演员参加。1936年8月,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包括飞叉表演在内的武术表演赢得了惊人的成功,外国人将之称为“魔术与杂技”。

  飞叉惊艳十五

  亟待接班人延续精彩

  文/摄 新报记者 万力闻

  李汝斌 实习生 王绍佩

  通讯员 周海东 许会松

  龙灯爽约十五

  老艺人激情仍在体力不济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耍龙灯。可因为没凑齐舞龙的人,汉沽区昨天下午的民俗花会进行时,传统龙灯只好留在了库房里。

  70多岁的吴桂湖老人和同伴合力将长约2米的龙头抬了出来,60多岁的刘老汉钻进龙头,另外一名老汉则持起了绣球。一名老汉说,这个龙灯全长30多米,至少需要20人才能完全将其展示出来。

  吴老汉说,汉沽龙灯舞是在鼓曲伴奏下,要求队员们的舞龙动作要充满激情,还包含着环旗穿越、盘杆腾跳、二龙戏珠等高难度动作,是一个力气活儿,但他们这些老人体力已经跟不上了,但年轻人对舞龙根本就不感兴趣。令吴老汉着急的是,舞龙队的队员已经无法召齐,所以在昨天下午的花会表演中,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传统舞龙项目。

  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龙灯就成为汉沽区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流传约三四百年。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已渐渐失传。

  新报记者 徐燕

  一般都是“正月十五赏花灯”,可有这么一个人,却和花灯打了一辈子交道。民间艺术家周荣斌今年61岁,“这手艺是祖上传下来,为了养家糊口。”周师傅说。从17岁到现在,周师傅几乎天天和花灯打交道。几十年来,周师傅一点点把这个古代作为照明用的生活必需品改进成艺术品。

  原先灯笼的纸面被周师傅改用丝绸,原先灯笼竹制的框架也被周师傅改成用铁丝。“因为花灯已经成为艺术品,所以不论是工艺还是用料都应该更好。”

  周师傅不想让制作花灯这门手艺失传,更想让民间文化继续发扬。“这些传统的东西应该有人继承下去,应该有更大的发展。”周师傅说,下一步,他想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的人。

  资料记载,花灯的祖先是火把,花灯的兴盛从唐朝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而赏花灯也正是正月十五闹元宵时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新报记者 王渐

  花灯点亮十五

  千年手艺已成艺术

  新报记者 段毅刚 摄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