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荒体现社会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02:28 中国青年报
保姆荒体现社会进步
位于杭州长板巷的一家家政服务部挂出了“急招保姆”的牌子。 吴煌 摄

  雇主:我怎样才能找到保姆?

  调查显示,67.1%的人曾想过请保姆;48.2%和33.4%的人想请保姆的原因分别是家里有孩子和有老人需要照顾,31.9%的人认为原因是家里人工作繁忙,请保姆省心。

  但是,37.4%的人没有请保姆是因为,保姆的服务水平达不到家人的要求;28.0%的人认为有外人住在家里不安全;14.2%的人担心保姆和家人的性格不合,惹麻烦。

  家住上海市中山公园附近的花先生前一阵很满意自己刚请的保姆,在他看来,这位保姆做事勤快,对老人和孩子也照顾得细心体贴,但是才干了不到一个月,这位称职的保姆却主动提出离开。通过家政公司,花先生最后了解到保姆离开的原因是“吃不饱饭”,这让他大跌眼镜。“她每天只吃很小一碗,我以为是她食量小,也没多问。她应该告诉我,和我沟通。”

  花先生家里,6年换了十多个保姆,但是没有一个合适。“要么太闹,要么太懒,要么就是做事不细心,这和她们要的1000多元的工资完全不符。”

  郝玉章认为,雇主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平等对待保姆。此外,雇主还应该多跟保姆聊天,了解她们这个群体的想法,并让她们感觉心情舒畅。如果某一方对另一方有意见,应该当面沟通,工作的时间、工资、责任也应先讲清楚。在此基础上不要给她们太大的压力。

  除了雇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保姆,社会对保姆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加剧了“保姆荒”。

  调查显示,28.8%的人认为形成“保姆荒”的原因是,“4-2-1”的家庭结构中,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家务负担越来越重,24.1%的人认为原因是现代人工作压力大,自己没时间做家务。

  但是郝玉章并不认同“家庭结构造成保姆荒”的说法。她说,虽然现在很多年轻夫妻需要照料4个老人和1个孩子,但是这些老人还没有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状态。老龄化还要再过10年才能凸显出来,到时候“保姆荒”现象会更严重,到那时,不仅仅是供给不足,需求也会急剧增加。

  在郝玉章看来,造成“保姆荒”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有经济实力负担雇保姆的费用。此外,很多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增大,让他们不得不把家务事交给保姆来做,不像以前,大家在工作时还能抽空兼顾家务琐事。

  解决“保姆荒”,首先要提升含金量

  对于“保姆荒”的解决办法,人们提出了各种意见:对保姆实行职业化管理(45.5%);宣传保姆服务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失业人群来从事这类工作(27.8%);提高保姆的工资和社会地位(26.8%);由小区物业请几个“公共保姆”,提供给需要的家庭(22.7%)。

  “关键在于培训!”华夏中青家政总公司CEO、团中央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朱雷认为,供需不平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调整价格。如果要提高保姆的身价,首先要提升家政从业人员自身的价值。

  调查中,公众勾画出的保姆的基本形象是:农村妇女(34.8%)、素质低(34.6%)和勤劳朴实(31.7%)。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城里人对保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朱雷认为,通过培训,家政服务人员就能提高自身的职业含金量。比如,能够做很多可口的饭菜,能够迅速调整心态,能够专业地照顾老弱病残,他们的自信也会增加,并让雇主满意。雇主满意度上升,自然也会让家政从业人员的幸福度上升,从而杜绝家政从业人员频繁“跳槽”的现状。

  “过去,我们50%以上的家政从业人员被雇主退回,他们一般要经过2~3次跳槽才能稳定;但是,通过完整的职业培训,我们现在派遣的家政从业人员基本上实现100%‘无退回’率,并且工资上涨了30%。”

  暨南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杜艳红对“保姆荒”现象表示乐观,她认为,“保姆荒”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这说明农民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力也是有价值的,比如现在很多农民突然感觉到城里工资并不高,在农村生活会更舒坦,于是他们回到了农村。

  实习生 肖舒楠 吴荇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