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戎马 铁笔战地记者王家鼐老人病逝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08: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投笔从戎 《大公报》特派随军记者 1923年,王家鼐出生于宜宾兴文县,青少年时期他跟随父亲来到成都,并进入川大法律系求学。1944年,10万学生兵通过著名的“驼峰航线”被空运到印度,成立“中国驻印军”,王家鼐就是其中之一。 “揣着部队发给的午饭——三个馒头、两个包子和半壶水,我就上了飞往印度的飞机。”王家鼐曾在《远征岁月》一文中回忆说。在前线的王家鼐不仅是战士,还是《大公报》的特派随军记者。据王家鼐的大儿子王华回忆,父亲当时一直和《大公报》的地下党组织成员王达非保持着单线联系,一边要执行军事任务向缅甸丛林进军搜索,一边还要为党搜集情报以及了解日军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势态。1945年夏天,王家鼐从印度支那驻印军新六军二十二师第五连回到成都,连夜为《大公报》赶写印、缅战场的最新消息。 创办《工商导报》 第一时间发布日本投降 回到成都后,王家鼐在《华西日报》担任记者一职的同时,继续在川大进修学业。1945年,他协同王达非等7人一起在成都创办了工商经济类报纸《工商导报》,后来出任该报采访主任。 “在新闻的战场上,他是个善于发现,也能拼杀的记者。”王华告诉记者,当时成都的报纸种类很多,王家鼐所在的《工商导报》靠独家新闻赢得了一定读者群。比如,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当天,他们在第一时间向成都人民发出“日本投降矣”的号外;1949年10月,王家鼐还用美联社、路透社等外电消息巧妙地避开了当局的新闻审查,从侧面报道了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王家鼐采写过《台儿庄大捷》、《抗战胜利成都街头大狂欢》和《三访蒋介石》等报道,见证了一段成都历史的变迁。 采访蒋介石 相机冒火 吓坏蒋秘书 记者在几张发黄的老照片上看到分别骑着一辆“三枪”牌英式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记者王家鼐:身穿笔挺的黑色西装,白色衬衣上工整地打着领结,梳着时髦的发型,爽朗地微笑着,显得意气风发。 “他们那个时候跑新闻,有自行车就骑车,不然就是坐黄包车满街去找新闻。”现年89岁的王家鼎是王家鼐的大哥,当时在《工商导报》任会计。他介绍说,自行车、摩托车和雪佛兰汽车都是采访工具,那个时代成都报业的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王家鼐虽然是文字记者,但还要摄影,他常常挂着一个莱斯相机,一边采访一边抓镜头。据王的二女儿王苏介绍,父亲曾3次面对面采访蒋介石,有一次采访中,他掏出相机正按下快门,没想到相机的镁光灯“砰”地一下冒起了火光,吓得蒋介石的秘书紧张不已,还将他叫开好好数落了一番。 晚年生活 看报写诗 闲适栖息 王家鼐的晚年生活近乎 “悠然采菊东篱下”般的诗意。在布后街10号的一栋居民楼里,每天早上王家鼐总是雷打不动地将几份报纸一一仔细读完,常常要看到中午才罢手。“家里什么东西都可以动,唯独不能动他的报纸。”三女儿王明说,尽管解放后老人就被调至成都市工商联任秘书长,没再从事媒体工作,但他至死都没忘自己是一个报人。 此外,王家鼐一生热爱写诗,他将儿女争吵的情景写成诗,劝勉孙女努力学习也用诗。直到去年8月王家鼐被诊断为老年痴呆后,他才很少作诗了。 昨日上午9时45分,王家鼐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抢救无效在家中逝世。望着家中墙上挂着的一幅父亲在79岁生日当天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和空荡荡的卧室,儿女们唏嘘不已。 记者童星燕图片翻拍刘亮 新闻资料 抗战期间的成都报刊 抗战期间,成都由党掌握的 《四川日报》、《国难三日刊》、《时事新刊》、《民声报》和受党影响的《华西日报》、《新民报》及抗日救亡团体先后创办的 《图存》周刊、《星芒》周刊、《救亡》周报、《战时学生旬刊》等众多报刊,见证了当时成都活跃的抗日民主历史。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