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一项技术使单车增值一万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05:00 浙江日报

  1月21日,北京金港赛车场。时速160公里的吉利“远景”汽车突然爆胎,汽车瞬间减速并在数秒后稳稳停住。这一实战场景把在场的媒体记者都震住了,一阵寂静后,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技术(BMBS),是吉利集团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该技术被誉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大技术突破,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后,“吉利”已经在全球141个国家进行了专利申请。

  好戏还在后头:“吉利”电子等平衡混合动力汽车进入最后攻关,将于今年4月亮相北京车展,其在城市路面节油可达50%,排放减少90%;联合“一汽”、“东风”、宝钢等12家单位,在汽车轻量化技术运用上开始专项攻关,2008年准备给发动机减重18公斤,进一步提高燃油效率;提高安全性能……

  “零件一个不能少,工人一个不能少,原材料也不能少,价格却要比别人便宜一半,效益从哪里来?”曾喊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度很苦恼——当年的“低价亲民”路线如今不好走了。一方面,跨国公司也同样在利用中国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并随着市场和产能规模的扩大,不断降低成本和价格。比如,大众的桑塔纳、捷达生产多年,销量大,折旧早就为零。2007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一度从30%左右下降到百分之十几。另一方面,很多家庭已经从“圆汽车梦”步入“第二辆车”阶段,汽车消费面临升级换代。重重挑战之下,李书福决定,要“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实现从“价格优势”到“技术领先”的战略转型。(下转第二版)

  编辑点评: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在十年低价造车之后,“吉利”毅然放弃“价格优势”策略,转向“技术领先”的新路。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吉利”要集全员之力,通过自主创新,为自己为中国自主品牌赢得尊严。

  和“吉利”一样,创业伊始,不少浙江企业通过走低价路线、聚沙成塔获取了市场的生存空间和最初的财富。希望有更多“吉利”这样的浙江企业今后通过自主创新再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接第一版) “技术领先靠创新,而创新是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跑,不能急于求成,贪多求大,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李书福说,从去年5月份开始,“吉利”逐步全面转型。眼下,“吉利”已经关停了“价廉物美”的部分“豪情”车型、老款“优利欧”等五六个老产品,正在大力推广配置了自主研发的CVVT先进发动机的“远景”商务型乘用车。而今年6月份以后,“自由舰”、“金刚”、“远景”等车型都将应用BMBS技术,汽车单价由此提高1.5万元。

  “自主创新面临短痛,解决了长痛;而购买技术是短期没有疼痛,却面临长痛。”“吉利”副总裁赵福全博士表示,创新必须目光远大。去年,“吉利”投资3.5亿元,添置了实验试制设备及软件,保障企业能自行对产品进行测试,并得到后继产品开发的数据,节省了时间和开发成本。如今,“吉利”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6%用于研发,每一个新项目立项都必须标明创新点。

  要让消费者对中国创造有信心,首先企业的每个员工要对创新有自信。新年走进转型中的“吉利”,创新氛围无时不在。在赵福全的办公室,他翻出厚厚两大本论文集,里面精选了去年以来“吉利”员工在设计、工艺、管理等方面总结提升的论文共计186篇。在杭州总部的食堂门口,记者随手在门口的架子上拿起一本灰色小册子,这是技术部派发的“‘吉利’人发明构思记录”手册。任何点子、创意、构想,也许还不成形,就可以随时随地写下来,上交技术部门,由专家帮助完善。如果形成专利,还能获得1000元至30万元的奖励。去年以来,1万份这样的小册子派发在食堂、电梯口、车间……任何伸手可及的地方。

  “转型创新的源动力在一线,尤其在普通工人。”“吉利”副总裁张爱群说,这在“吉利”内部达成了共识。宁波发动机公司的员工夏金海注意到切割缸体的刀片消耗大,平均每千台就要消耗66片,就把自己的建议递交给所在部门。通过加镀层改进、重新选择供应商,每千台消耗刀片数如今下降到25片,每片价格也降了一半。现在,“吉利”每年有1万多条来自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创造效益8000余万元。新年伊始,我们在“吉利”各个生产基地看到,“源动力员工创新专项活动”又开始了。

  如今,“吉利”利好不断:在2008年“吉利”国际经销商大会上,“吉利”接到5年出口俄罗斯20万辆整车、价值110亿元的巨额订单,目前正在根据当地的特殊市场需求,专门对车型进行冷气候试验改造;国内市场,元月“吉利”系列车型终端销售创下有史以来单月最高纪录,其中90%以上是“自由舰”、“金刚”、“远景”等转型品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