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方局级干部队伍更趋经济型和专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10:44 中国经营报

  “经济型”和“专业化”

  此外,从这次局级干部的调整中,不难发现,上海地方局级干部队伍也更趋“经济型”和“专业化”,上海地方干部调整的思路也初见端倪。

  新上任的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周波,2005年5月间,接手上海市外经贸委,主抓外贸和服务业,2007年3月兼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记者在2月初参加“2008年上海外经贸情况通报会”时,周波对外经贸工作思路非常清晰。谈到对2008年上海外经贸工作的总体思路时,他表示,今年上海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着力支持有条件企业以多种形式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改善贸易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周的这些思路对在上海加强四个中心建设以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和服务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尤其重要。”当时与会的一位企业界人士如是表示。

  在新上任的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中,50岁不到的肖贵玉,在很多重要经济职能部门任职,非常熟悉企业。肖在任副秘书长之前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上海人事局局长,曾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薛明扬任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薛的调整是这次干部调整中唯一的一个“学院派”。张学兵出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从一个熟悉的岗位调任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岗位,上海市公安局局长这个职位上的调整多少让外界感到意外。

  肖昌进教授分析表示,这次干部调整还体现了一个特点是,大批干部都在经济岗位上干了很长时间,懂经济,专业性较强,并且政绩突出。

  事实上,在上海市级主要领导干部的调整上,干部调整的“经济型”和“专业化”思路就已经十分清晰。当1月初,中国证监会前任副主席屠光绍和原上海宝钢总经理艾宝俊同日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时,这个信号就早已释放出来,这次上海市局级干部的调整也继续延续了这一思路。

  “过去我们物色干部的偏好容易走向行政化,干部来源,以行政干部为主,经济干部为次,经济干部里又以工业干部为主,非工业干部为次,这与上海市发展定位是违背的。”朱荣林表示,“上海干部体系的升级还要与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步,这次我们看到一批财经、金融领域等非工业干部上来了,这是好事。”

  肖昌进说,对于上海来说,局级干部处于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中央的工作能不能在上海落实,关键就看局级干部的工作情况,为了上海加强“四个中心”和“四个率先”建设,组织上首先要有保证。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多次强调,2008年是上海市工作最艰难的一年,一是陈良宇案的后遗症还存在,大家还未完全走出这个阴影;还有上海的工作离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社保案和官员的频繁调动,包括世博会在内的工作都受到一定影响,这次干部调整也是为以后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肖昌进表示。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