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仁里棚户区:大杂院“藏”着全国首家评剧院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00:39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秦 岭 随着哈尔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启动,作为哈尔滨人最早的居住区,道外区的棚户区改造引起众人关注。据了解,仁里棚户区拆迁范围为南十五道街、南十六街道、仁里街与崇俭街合围区域,拆迁面积4.2万平方米,拆迁户数840户。近日,记者走进这片棚户区,探访这片大杂院的今昔。 历 史 “仁里”曾是老道外最繁华之地 老人们说起道外总是一句老话:“新世界吃个饱,新江泉洗个澡,大舞台叫个好。”这句描绘富豪阔佬奢华生活的民谣,指的就是处于现今的道外区南十六道街。 家住南十六道街华乐大院的肖乃芬大娘告诉记者,华乐大院四周全是二层砖木小楼,类似“圈楼”,楼内居住着两名9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经常说起南十六道街当年的情形,还能确切地说出南十六街道上哪栋楼是昔日的饭店、旅馆。如今华乐大院里住着200多户人家,每家使用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由于楼房是老式木质楼梯,人一走上去就发出响声,大家都盼着快点动迁。 今 昔 全国首家评剧院坐落于此 四周是二层小楼,被包围在其中的是全国首家评剧院———哈尔滨评剧院。据了解,哈尔滨评剧院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剧场内能容纳1000余名观众,已有近百年历史。 今年42岁的评剧院职工蔡晶涛告诉记者,他家三代人在评剧院工作,爷爷曾在华乐舞台(现评剧院)演出。由于哈尔滨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当时居民都十分热爱评剧,所以就成立了全国首家评剧院。整个剧院为二层木楼,1983改造后,原有的宫灯和精工雕刻的木艺已经没有了。当年评剧院有400多人,其中演员有200多人,学员班有100多人,不仅有刘小楼等名角,还有优秀的编剧,所创作的剧目在东北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花 絮 九旬老者当年获赠梅兰芳照片 家住棚户区尚卜街的李来宾大爷今年96岁。李来宾年轻时做过“箱倌儿”,即管理服装、道具等。解放前,梅兰芳、周信芳等名角来华乐演出时,他作为“头倌”服侍过这些名角,他们对这个“箱倌儿”的服务很满意。李大爷告诉记者,梅兰芳来道外演出时,整条街挤满了人,不得不出动警察维持秩序。梅兰芳还送给他《霸王别姬》的剧照和便装照各1张,可惜“文革”时被毁。从评剧院退休后,李大爷自制蝇甩子(拂尘)到早市上卖,销路还挺好。过九十大寿时,刘小楼等老演员都来为他祝寿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