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济宁将成为我国文化副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04:56 人民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承担部分“文化首都”功能

  标志城现在还笼罩着神秘的气氛,关于其建设方案也是众说纷纭。

  “我建议把曲阜建设成全球华人神往的文化之城和朝拜圣地。”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树骅建议,“在尼山(孔子出生地,邻近九龙山)下建立孔子博物馆,孔子像最好高168米,使它成为曲阜的‘四孔’。博物馆建成后,可以把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以及他的主要业绩纳入进去,使它成为一个教育人们的主要基地和世界上的一大景观。”据悉,重庆巫山县曾计划建造138米高的“神女塑像”,媒体称之为“世界最高”。

  复旦大学《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课题组首席专家葛剑雄教授的意见很明确,就是把标志城建设成中国的“文化副都”。他说,中华文化标志城可作为我国的文化副都,承担部分中华文化家园的功能;将部分本应建在首都的设施建在此城,为举办本应在首都举办的国家级典礼和全国性活动提供场所。

  为此他提出了标志城的设计大致方案:按照国家文化副都的标准和功能,由一座标志性建筑物、中华伟人堂(内含国家纪念堂)、历史展示馆、文物展示馆、华夏广场构成核心区,周围包括国家讲堂、中国国学院、世界孔子学院总部、中国科技展示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展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华百戏堂(传统及地方戏剧、曲艺会演场所)、神州万象园(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文化展示区)、中华民族家园(56个民族历史文化展示区)、世界华人家园等建筑设施,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的新城。

  姜大明表示:“目标是规划建设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的东方文化圣城和共有精神家园。”

  “创意规划的重点是,以孔孟故里为依托,充分考虑泰山文化背景,精心保护和利用现有历史文化遗存,规划新建体现中华文化的物化载体,展示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展示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展示千百年来中外文化交流融汇的历史画卷。”姜大明说。

  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标志城之所以选在济宁,是因为济宁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世界文化地理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

  对于建设该项目,尽管外界存有不同的看法,倡议者还是态度积极。比如北京大学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认为,朝拜泰山和孔子都包含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在新建一个建筑,让人来朝拜,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恰当。”对此,山东省方面认为,标志城是一项国家的宏大文化建设工程,项目选在山东实施是山东的殊荣,“要使标志城规划建设的过程成为全民参与讨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成为扩大齐鲁优秀文化影响力和提高山东在海内外知名度的过程,成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提高山东文化软实力的过程。”

  “为什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至今活在13亿人民心里?为什么中国人走向五大洲,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故土?为什么故国对游子有这么大的牵引力?”在3月1日的发布会上,许嘉璐认为,联系这一切的纽带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而精神需要用物来体现,就像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神庙。

  在许嘉璐的心目中,标志城将是这样的:在这300平方公里的的土地上,不管谁来了,都会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核心,当他看到外界事物的时候就会豁然开朗;而再看朋友时,就会辨别出他们是否秉承了祖先的精神,是否做得很好。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楼家本建议:“要把它定位在‘文化名城’的角度上。建议把九龙山的山头建成‘五帝图腾’的广场,广场里放着九鼎,供大家来祭拜。其次,要放图腾柱,可以海纳百川,把诸子百家和人文科技方面的东西都放进来集中展示。我们的祖先起源于这里,希望把它建成一个全世界华人的精神家园。”

  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儒商研究室主任雷原则说:“面对市场经济、面对全球化、面对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丧失道德精神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使天下大同的理想不仅成为中国人的理想,而且顺应历史潮流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理想。”(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