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珠三角企业结构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17:5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王宇 韩洁) 来自广东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记者表示,珠三角企业正在进行多种形式的结构升级。代表委员认为,这是市场优胜劣汰、资源成本、税收及产业政策调整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产业梯度转移的必然过程。

  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是广东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些制造企业开始着眼于到海外和内地设立分厂。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梁伟浩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能源等的价格相对国内部分地区较高。他说:“目前广东企业倒闭及外迁以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且外迁企业的数量和工业产值占比均不大。”据广东省一份调查表明,2006年,深圳市百余家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涉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0.95%,而144家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无一外迁。

  “其实称外迁的说法并不准确,很多企业属于扩张性外迁。”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钟健辉介绍说,目前,广东企业外迁主要包括适应性外迁(即企业整体外迁)和扩张性外迁(即包括管理、研发、营销、财务中心等部门的企业总部仍在当地,而将部分生产能力外迁),并以扩张性外迁为主。

  “珠三角企业目前出现的这些变化,客观上推动了企业升级,淘汰了落后企业,让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全国人大代表王龙霞说,用工、资源等成本的增加给企业带来一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迫使企业寻求更多的技术变革,消化成本增加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走上企业产业结构升级道路。

  “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是正常的,这种转移表明珠三角乃至整个中国在进步,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这种转移还应该比别的国家来势更猛才对。如果这么一二十年过去了,珠三角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不外迁,那就表明珠三角没有进步。”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

  台资企业台达电子有限公司制造总经理黄陆坤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承接香港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等“三来一补”行业,利用内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建立起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推动了广东省经济20年的高速发展。但20世纪末开始,国内外经济运行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广东原有的低技术、低成本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很难再保持优势地位,急需进行产业升级。

  梅新育指出,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必然经历一个梯度升级的过程。产业的梯度转移可使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将土地、资源、劳动力、运输等敏感成本的生产加工环节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这是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然过程。

  全国人大代表王龙霞认为,业内人士把广东省部分企业外迁比喻为腾笼换鸟,是部分产业有选择地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重新部署。同时,外迁企业在省内、国内的产业转移,对于带动我国其他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