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原点”花落白鹭洲西公园(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09:53 台海网

  据老厦门人说,大约350年前的明正统年间,吴仓(今梧村)社的吴姓族人已在今凤屿一带填滩为田,种植农作物。明末郑成功驻师厦门,岛上人口骤增,开始小规模地在筼筜港南岸浅滩填土成陆,搭建民居。清初,厦门海上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商业兴隆,市井繁华,在开发岛上西南隅滨海地带的同时,不断向筼筜港南岸扩伸,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在今厦禾路西段出现了一大片“新填地”。如今,湖明路中段静静地竖着一个六层石塔,附近居民称为“凤尾塔”,据说当年在湖心,是导航塔。

  历史的车轮滚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筼筜港消失,近岸海湾面积明显缩小。

  为了积极响应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的最高指示,当时的厦门军管会和革命委员会决定在港进行围海造田。1970年7月29日上午,围垦工程破土动工。到1971年9月竣工时,厦门人已在港西部港口从浮屿到东渡一线,筑起了一条长1700米、顶宽12米的堤坝,名曰西堤,围成面积10076亩(其中水面3000亩)的内湖。由于淡水资源不足,造田未成,1973年改为建筑用地,辟为新区,并开始修建湖滨南路,继而又修建了禾祥东路、禾祥西路。

  至此,筼筜港成为基本封闭的筼筜湖。而湖心那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荒芜小岛,也由此进入了人们的开发视野。当筼筜湖中的无名小岛开始开发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名字,就是白鹭洲。上世纪90年代至今致力污染治理成就“筼筜夜色”

  从那以后,由于湖内水体交换不畅,加上湖区居民的生活污水及数百家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筼筜湖内,至上世纪80年代,湖区已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蝇孳生,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场所。

  随后,筼筜湖污染治理一直是厦门市政建设的主要话题。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筼筜湖污染治理以及规划建设,也是厦门市政府不遗余力的施政重点。经过三次比较大的综合整治,如今,美丽的“筼筜夜色”再现,湖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终于又回来了。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