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津委员:弘扬传统文化更要注重软件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07:0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李宣良) “国家大剧院有了,梅兰芳大剧院也有了,但并不能说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中,张学津委员的发言引起了文艺界委员的强烈共鸣。

  “弘扬传统文化,比‘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来自北京京剧院的这位著名京剧演员说,“盖一座大楼也许一年就足够了,但要创作一出可以流传后世的剧目,没有5年、10年绝对不行。”

  张学津认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京剧等传统戏曲的保护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还大多停留在“硬件”建设的层面,在“软件”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戏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现在许多戏曲学校的教师本身没有实际的舞台演出经验,有些教师甚至前一天晚上对着录像学上一遍,第二天便去教学生。与老一辈艺人相比,许多年轻教师的素养和敬业精神要差许多。

  二是创作力量青黄不接。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各个院团的老演员一到60岁就必须“光荣退休”。而艺术创作不同于行政管理等工作,许多精品佳作是通过长时间沉淀后才创作出来的。《穆桂英挂帅》和《赵氏孤儿》就是梅兰芳和马连良在60岁以后才创作出的经典剧目。

  三是学风浮躁。一些青年学生学习戏剧等传统文化并非出于对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名利思想较重,不愿意下苦功夫。投机取巧培养不出大师。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张学津说,“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像对待昆曲那样,等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我们才重视它、珍视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