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少群:周总理是党内和谐典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17:27 新浪嘉宾访谈
嘉宾合影 主持人江卉:黄老师曾经发表过文章,称总理是党内和谐典范。请黄少群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黄少群:我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搜集和研究总理的一些资料的。《周恩来在1927年至1935年》这本书是1986年开始写,到2006年出版。一本35万字的书从写作到出版经历了20年时间,原因是什么呢?这8年是党史上最复杂的8年,牵涉到总理历史功绩的许多资料都是绝密的,一般人都不知道。我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当中得出来这样一个结论,周总理作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处理党内事务,他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团结教育全党共同工作。所以周总理在1929年前后的一年时间里,处理了党内比较著名的三大矛盾。 这三大矛盾别人解决不了,只有他解决了。第一个就是从1928年到1929年发生的顺治省委矛盾。顺治省委过去是李大钊建立的北方区党委,李大钊牺牲以后这个地方解散了。顺治省委派了三个人想解决问题,但是没能解决。到1928年11月总理回国了,他参加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五条决定,就是顺治省委的问题应该采取党内教育方法进行解决,而不是处理人。在1928年12月,总理亲自到天津解决这个顺治省委的矛盾,第一件事就是召开顺治省的常委会,听取大家意见,第二,下到基层,普遍听基层的党员有什么意见,然后下地区进行调查,最后召开顺治省委的扩大会议,宣传了我们党的六大精神,号召全党应该为贯彻党的六大路线进行斗争,号召全体党员、全体干部以党的事业为重。这样就把这一帮人的思想做通了,大家心悦诚服,认为周恩来同志处理这个问题是非常公正的。顺治省委问题,六大以后成为党中央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别人解决不了,总理解决了,包括少奇同志没解决得了。 第二个问题是江苏省委与党中央的矛盾。当时江苏省委设在上海,上海没有市委,党中央机关也在上海,所以江苏省委机关权利大的很。总理六大以后留在莫斯科没回来,后来又去解决顺治省委矛盾,这时候江苏的矛盾爆发。江苏省委领导能力不强,中央想代替江苏省委的工作,而这个决定在中央内部做了以后没有通知江苏省委,也没有宣布,后来中央开地方党的工作会议,竟然不通知江苏省委参加。团中央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江苏省团省委,团省委把这个消息告诉江苏省委,大家的意见很大,因为中央根本不重视江苏省委,这个做法是不符合组织原则的,决定不执行中央的指示。刚好1928年底1929年初,总理从天津回到北京,听到这个情况以后认为这样处理不对,亲自找向忠发和李立山谈话,说中央有中央的工作,省委有省委的工作,中央代表江苏省委反而削弱了中央对全国的指导。同时总理找江苏省委的同志谈话,说采取自由行动公开跟中央闹对立是错误的。后来中央政治局重新开会,李立山、向忠发接受周恩来意见,江苏省委的同志也虚心接受了中央的批评,都认为总理这么决定是对的。 主持人江卉:所以很多人都说,在周恩来眼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黄少群:因为他公平公正,大家都服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1929年朱德、毛泽东在闽西、在江西、在福建闹了一个有名的“朱毛矛盾”。这个矛盾闹的很深,朱德毛泽东两个人互相公开的发表一些言论,都不同意对方意见,几乎造成了红四军的分裂。后来陈毅到中央汇报,周总理就专门研究红四军的问题,最后把朱毛矛盾解决了。 所以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我的观点是只有党内和谐,才能带动社会和谐,带动全国的和谐。周恩来的确是构建我们党内和谐的。我过去学过一个词,叫“最高典范”。在处理党内矛盾这个问题上,周恩来是从和谐的观点出发,这个符合马克思主义。 主持人江卉:我们知道周恩来不仅对自己的同辈,包括对自己的晚辈也是非常关心,舒乙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舒乙:周总理一生都跟文艺界有极密切的联系。他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密切交往,平等待人。这就让整个文艺界都在他周围,有极大的向心力,极大的凝聚力。大家都服他,因为他这两种态度使得很多人对他非常亲近。所以这样他就能利用跟这些朋友的关系,来指导他们的创造,来引导全国创造的发展,取得很大的成绩。 老舍先生的成就跟他的帮助是绝对分不开的。一次是抗战刚刚爆发,老舍先生到了武汉,正好周总理当时也在武汉。当时他联合国民党的左派领袖冯毅将军,力推老舍先生出来主持。这当然是老舍先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第二个转折点,在全国第一次人代会上,周总理说现在缺一个人,缺老舍先生,他在美国,他抗战的时候跟我们在一起有很大的贡献,应该把他叫回来。所以通过很多秘密的渠道把这个消息传到美国去,老舍先生匆匆忙忙赶回来。他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49年年末,开始了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这又是周总理出面搞的,所以他的人生当中几个重大的转折点是跟周总理有特别重大的关系。以后一直都是这样,包括解放后创作的两个高峰,一个是《龙须沟》,一个是《茶馆》,都跟总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主持人江卉:不知道老舍先生去世之后总理是什么反应? 舒乙:这是周总理的一块心病,因为老舍先生去世的非常突然。总理知道这件事以后非常伤心,而且他不知道问题的真相。所以1966年的“十一”,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检阅红卫兵,周总理就想办法找到了解真相的人。当时北京市委都垮掉了,还剩一个人,就是王昆仑副市长。周总理把王昆仑叫到身旁,说你知道老舍先生去世了吗?你知道他怎么死的吗?听到王昆仑说知道,总理说那好,你晚上到中南海来,我要详细地了解情况。从这儿以后周总理做出了很重要的决定,这个事情五天以后,他就拉出了一个名单,要保护哪些人,而且要在人民日报发社论,要文斗不要武斗,他这些调查都跟这件事有非常大的关系。而且从这以后我们家的处境有些变化,我们突然觉得背后有一个大手在帮我们,我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大概过了半年,妈妈在街上碰见了王昆仑先生,他说周总理派人去找过你吗?妈妈说没有啊,王昆仑就说总理当着他的面布置的,让谁谁谁去到家里看你,一个就是要慰问你,问问你还有什么困难需要他来解决。后来我们知道他的确布置了一些措施,比如说把老舍先生的存款解冻,然后关心妈妈的处境,暗中地对她进行保护。 我们知道的最动人的是什么呢?就是到了打倒四人帮以后,总理也去世了,老舍先生第一个在文艺界中得到平反,举行了很大的一个仪式,给他平反昭雪。来的第一个人,最早最早到的是邓大姐,她到了追悼会现场以后,把妈妈找来,把我们几个孩子找来。她说我是今天第一个到的,我是代表恩来来的,因为他生前无数次地说过老舍之死,他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我今天代表他来,他要是活着的话他肯定第一个来。她做了这样的表述,所以让我们非常感动。然后邓大姐转过身来,对我们几个孩子说,你们要好好地照顾你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非常了不起,你们要好好地照顾她。 我们从这些事情就可以知道,老舍之死是周总理心中很大一块石头。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在非常重病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北海散步,望着湖水突然问旁边陪伴他的医疗者,说你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那个人想了想,8月24日,不知道什么日子。他很沉重地说,今天是老舍先生的忌日,他看着湖水想起来的。他说你知道老舍先生怎么死的吗?那个人说我略知一二,不知道详情。他说我知道,我告诉你详情。所以说周总理和老舍两个人的友谊一直延续到了他们的终点,而且展示了人间的真爱,大爱,我觉得着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事例。后来在拍周恩来故事片的时候,文艺界的事来不及都加进去,就把这件事加进去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