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者评点“劫机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09:57 南方周末

  褚静涛: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本报记者 丁补之 采访整理

  劫机事件集中发生在1993年,有诸多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是大陆与台湾的交流是从1988年11月“老兵探亲”开始的,但1991年后才逐渐增多。这时,很多人了解到台湾的生活水平要优于大陆。而当时的偷渡者,无论从水路还是通过空中劫机方式,是基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认识下,台湾又是所谓“自由世界”,希望过去能得到经济方面的改善。

  在政治方面,从1950年代开始,对于劫机这种方式,两岸最初奖励以物质和名誉,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劫机。后来,在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成为主流,并意识到策反并不符合潮流,从而不再鼓励劫机。但台湾方面的一些做法没有得到改善。

  当时,台湾问题依然处在“谁代表一个中国”的层面上。虽然1990年双方已达成“金门协议”,但是该协议是否适合劫机犯还存在争议。台湾当局认为,按刑法“属地主义”原则,如果不对劫机犯进行处置,即是默认了台湾不具备“司法管辖权”——这会伤害台湾的行政权和司法权,所以认可对劫机者的处置权利,因而并不遣返劫机犯,但刑罚则相对较轻。

  另外,在对劫机犯的认定上,到底是刑事犯还是政治犯也存在分歧——这种模糊状态客观上滋长了劫机空间。

  但随着劫机事件增多,台湾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另外,台湾海峡宽不过200公里,当被劫飞机靠近,台属战机就要升空应对,台军的空防能力暴露无遗;还有,一些劫机者打着政治避难的幌子,其实是因为在大陆方面触犯刑法,或是对生活现状不满。这些因素开始让台湾方面头疼。

  此间,1993年进行了著名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另外,1995年1月海协会与海基会负责人曾就“两岸劫机犯遣返”、“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人员遣返”两项议题达成一致的协议文本,但因相关原因未能最终签署。

  1997年,大陆率先遣返一名从台湾劫机前往大陆的劫机者之后,双方类似的遣返逐渐增多,遣返的方式则依照“金门协议”。

  虽然1993年后又发生过几起劫机事件,但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劫机事件再没有出现过。这说明劫机问题也与“台独问题”有关,后者会让人产生即使劫机去台,也会被驱逐的意识。

  现在大陆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政治自由度得到改善,和台湾相比不再有以前的明显差距,人们也不再认为劫机到对岸,就能得到政治、经济上的改善。劫机犯在对岸也不会再得到政治庇护而是代以刑罚,被遣返回大陆后还会受到法律严惩,劫机已得不偿失。

  而王志华作为劫机潮中最后一名劫机犯被遣返,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褚静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五岳:保安全需构建新合作模式

  □本报特约撰稿 嘉 实 采访整理

  早期在两岸未开放交流的特殊情势下,出于意识形态考虑,两岸都曾经鼓励对方的飞行器飞过来。后来,台湾当局对劫机采取“人机分离”的态度——劫机犯留下,飞机和乘客返回大陆。劫机犯仍然会被审判、判刑,但只要几年牢狱结束后,就可以留在台湾生活,不必再被遣返大陆。

  当时劫机的原因是,大陆的一些刑事、经济疑犯抱着劫机到台湾可能会减轻刑罚的侥幸心态。他们虽然有刑事案件在身,但都声称自己受政治迫害,需要政治保护。

  根据台湾“陆委会”统计,自1993年至1999年间大陆地区人员涉嫌劫持民用航空器来台案件共13件,合计18人,台湾方面分别于1997年、1999年、2001年及2007年将服刑假释之大陆劫机犯遣返大陆。截至本次遣返王志华后,业已全数遣回。

  对于遣返刑事犯,两岸目前仅有1990年签署的《金门协议》,已经显得过时,遣返劫机犯都是特案处理。今天,对于很多犯罪形态的认定和承认都需要相互协商,特别是未来大陆游客将到台湾旅游、两岸航空直航等,都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所以应尽快就两岸共同打击犯罪议题进行协商,建构制度化的合作模式,才能有效打击犯罪。

  这次遣返最后一位大陆劫机犯在岛内媒体并未受到太多讨论。目前正值台湾大选临近,新闻的关注点都在这方面。此外,遣返大陆劫机犯并未引起岛内人权团体等的反应,这也看出台湾社会对劫机这种犯罪行为是非常不认同的。

  (张五岳为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