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五次政府工作报告看民生政策推进路线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10:0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赵承、刘健、杜宇)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这已是他第五次作政府工作报告。从这五次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清晰地看出民生政策推进的路线图,也展现出人民生活的美好前景。 从农村到城市,全国义务教育进入真正免费时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至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进入真正的免费时代。 免费义务教育从2005年启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免除国家重点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2006年,这一政策推进到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2007年在全国农村实施。 免费义务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国家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全国人大代表王菊梅说,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大大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的教育负担,从根本上消除了孩子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的现象。 从试点到铺开,9亿农民合作医疗梦想成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几年的试点,今年将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同时要提高补助标准。2006年,试点范围占全国50.7%的县,2007年扩大到86%的县,参合农民也从4.1亿人,增加到7.3亿人,合作医疗的推进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拥护。 以前农民最怕生病,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特别多,不少农民“小病拖,大病捱”。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盛娅农代表说,现在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的标准也在提高,9亿农民的合作医疗梦想就要成真了…… 从城市低保到农村低保,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无论是身在城市,还是农村,困难群众如今都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重点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 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过去主要是通过“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等渠道解决。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6年,1509万农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00多万农村居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河南省郑州市市长赵建才代表说,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造福农民的“德政”,也是体现公平的举措。建立救助标准调整机制,也将使这种救助更具有实际意义。 从宏观调控的对象到改善民生的重点,住房保障愈益得到强化 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比2007年与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一些不同化。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强调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任务。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多地着眼于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同时体现了各得其所的内涵,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供应,着眼于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高收入家庭住房主要通过市场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孔令晨说,政府日益重视公共服务的职能,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住有所居”这一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从清欠到制定养老保险办法,农民工权益逐步得到全面的保障 工作在城里,过节回农村;年轻在工厂,养老在农村;贡献在城市,保障在农村-这是农民工群体长期以来的生活状态。而最近几年,农民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翻阅温总理的五次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这是从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开始的。 到2006年已经提出要研究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2007年明确要求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包括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一系列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刘宝亚说,从为农民工讨工钱,到为农民工进城建立住房、保险等各类保障体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选择。 从体系建设到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 2003年非典之后,最为紧迫的是体系建设。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在体系建设中,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体制改革等制度建设的步伐加快。 2008年制度建设将有新的进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要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全面推行。同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方案已经形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西南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装备制造车间副主任黑新雯代表说,我的母亲是城镇居民,没有单位的医疗保险,不够吃低保,属于“夹心层”。去年当地政府试点办了“城乡合作医疗”,把她纳了进来。现在,父亲是工人,有医保和养老保险。我和爱人享受企业的医保,孩子上学有学生意外事故险,不犯愁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