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长胡宪谈可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20:20 新华网
南昌市长胡宪谈可持续发展
2008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长胡宪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李非摄

  新华网消息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长胡宪走进新华网的演播室与网友交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做客新华访谈。本次访谈将有3000万两会手机报用户和上千万飞信短信用户参加访谈互动环节。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长胡宪。

  胡市长,您好。欢迎您!

  胡宪:你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您是新华网的老朋友了,今年两会您最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另外给您留下最深影响的是什么?

  胡宪:今年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多想法,但是感触最深的还是总理高度关注民生,如何帮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主持人:南昌民生工程去年的实行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胡宪:去年我们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南昌推进了民生工程,去年是八个方面53件实事,这八个方面53件实事,在去年年初的市政府代表大会上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就必须把这53件实事向代表、全市人民做一个交代。可以说,这八个方面53件实事是件件得到了落实。

  主持人:刚才我听到您的随团人员提到廉租房问题,最后落实情况如何呢?

  胡宪:我们去年在如何解决好住房困难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上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首先,就是实物配租。所谓实物配租就是直接发钥匙,我们对低保户中伤残二级以上的家庭就采取这种方式,包括回收了二手房或者旧房,也包括提供小面积房源。另外还解决了1万多户货币配租,所谓货币配租就是针对收入很低,但是又有一定收入的群体,我们采取一个月给予一定货币补助的方式,比如一户300或者400元,这样他自己租房的时候可以少出钱。还有一种就是有些还住着国有公房的也要交房租的我们采取减租的方式,比如房租100块钱,你只要交20、30、50不等的价格,这也是一种补助。所以在廉租房方面,对于特别困难的我们采取实物配租,对于确实比较困难的采取货币配租,这是廉租房方面。

  在经济适用房方面,去年年初我曾经说过,我们想能不能一年下来解决一万户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的住户给他们解决住房,去年年底我们做到了,我们一方面兴建7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另一方面去年年初我们采取试点的方法,对可以参加经济适用房摇号的群体规定适用的条件,试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二是如何坚持阳光工程,就是真正让符合条件的住户住上房,所以去年我们拿了200套房子在春节前后进行了公开摇号。对于享受住房的范围(可以申报的范围)我们规定:一是人均住房在15平方米以下;二是人均年收入1万元。这两个标准叠加在一起都符合的就可以参加。所以去年一共有将近一万套房子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分配的,今年、明年我们将继续往下做,并且,要通过几年的时间使无房还有住房确实特别困难的群众逐步改善住房条件。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才叫做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这次总理报告当中有两页纸说了中国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您作为一市之长,南昌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

  胡宪:刚才讲的是民生问题,我关注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是科学发展问题。这些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坚持了“大开放”的主战略,“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战略,这几年我市经济确实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但是南昌和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量还是较小、基础较弱的。要加快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另外,南昌也是一个老城,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然,南昌也是一个处在发展当中的新城,同时,它还是一个“山水都城”。南昌的水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28%。这里面就有一个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问题。所以这也是我关注的第二个问题。第三,总体来讲南昌老百姓的收入还不高。第四就是我们如何进一步打造一个能够让市民、外来投资者创业的好环境,有一个政府的职能转变和作风的要求。

  这几方面是我们目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主持人:2007年,南昌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5%,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南昌市又切实加大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了工业企业能耗和空气、水质的污染物含量的逐年下年,保持了“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请问胡市长,作为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南昌是如何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升一降”的?

  胡宪:简单地说这里就是一个如何变两难为双赢的问题,所谓“两难”——要加快发展不能影响到环境,要保护环境又不能不加快经济的发展,这是两难。双赢就是说在环境优良的情况下又能够加快发展,所以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变两难为双赢。

  刚才我也已经说到了,作为南昌市来讲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山水都城,确实如此,南昌特别是去年天气的优良率都在340天以上,水赣江也好、鄱阳湖也好都是二级以上的水,城内、城外有八个湖,那么如何加快发展呢?实际上我觉得至少要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从理念和定位上来思考,从理念上来说,首先发展是硬道理,南昌的基础比较弱,过去作为内陆省份城市相对闭塞一些,交通不便,那么就实行大开放的主战略,通过对外开放直接和国际经济接轨,加快经济的发展,所以这几年我们招商引资等方面都比较活跃,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企业进入了南昌。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招商引资中如何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我们要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和蓝天我们又提出了第二个战略——实行新型工业化战略,什么叫新型工业化呢?我们的理解就是,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比如机械制造、化工等产业,我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来进行改造,对这些企业提升它的技术档次,降低它的成本和能耗、污染;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直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一块上我们实行的是两条腿走路。

  实际上我们这几年也做到了,我就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的开发区,去年南昌市整个工业收入450亿,在这个开发区里高新技术到什么程度呢?我就讲一个例子,在这个区里的企业没有一根烟囱,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我们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问题,它必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一般的企业不能进来。

  而且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多次要求,江西这片青山绿水我们要保护好,这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所以要处理好金山银山和历史青山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且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才叫可持续,才可能可持续,这是在理念和定位上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在具体的举措上我们也有一些想法和做法。首先是要规划先行,这个规划包括城市的总体规划,也包括整个区域的布局,所以我们坚持以规划为龙头这块下了大力气,例如工业放在什么位置?分散好还是集中好?那肯定是集中好,集中好的话就要选择一个地方,工业开发区我们现在有两个国家级的开发区,国家级的开发区的要求是很高的,另外每个县还有一个省一级的开发区,其他的都不搞了,在开发区里我们不仅要求它成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为我们也知道要通过二产、三产的发展带动整个一产的发展。但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它的成本,还要有城市的新亮点,当人们走到开发区的时候也要觉得这是一个绿树成荫,环境很好的开发区,这样的开发区才能留住人,在后面我可能也会说到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措施上第二点就是走创新发展之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南昌大学都在我们的开发区内有高新科技园,他们起一种孵化器的作用,一些大学的包括国外回来的有研究成果的人员通过这个孵化器再进行推广。另外我们也比较注意引进的企业应该是优强企业,所以现在有28家世界500强,26家国内200强,像微软、IBM这样的知名企业也都进入南昌了。

  第三个保护措施就是加大环境投入,南昌市因为是水城,水很多,我们对雨水管网的改造花了十几个亿,对污水管网的改造现在正在进行,到去年我们又投了两个污水处理厂,所以日处理污水能力已经达到了81万吨,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可以达到78%、79%,另外各个开发区自己还要搞污水处理厂,通过这样的一些投入就能使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再排入到江河之中,从而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另外垃圾处理厂我们是和国外进行合作,垃圾现在还可以进行发电,又减少了对地下水渗透的影响。而且对于卫生的废料我们还有一个专门招商引资来的卫生废料处理厂,这样就能确保它能够安全地进行排放。

  第四,我们正在努力营造既要加快发展又要营造好环境的思维,去年我们拿到了一个“全国园林城市”,今年我们又将开展一个活动叫做“全国环保示范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创建,通过这样一些系统的工程,既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又能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所以这两者并不完全是对立的,关键看我们的工作怎么做。

  主持人:今年1月以来,我国南方遭受了百年一遇的雪灾冰冻气候,灾情特别严重。但南昌市却保持了水、电、气的正常供应,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广大市民的工作生活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呈现出“大灾无大碍”的局面。请问,南昌在这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胡宪:这不能说是什么经验或者方法,我们只是经受了这样的一次考验,这次至少是50年以上不遇的冰雪冰冻灾害天气南昌在和江西全省一样,也是全国的几个重灾省份之一,大家也可能都看到了电视镜头,有1.2万名解放军和5个省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江西来支持输变电线路的抢修,所以我们的灾情也是很重的,包括道路交通的堵塞,在江西境内也曾经发生过。

  我们基本上保证了比较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有的局部农村,比如说滨湖地区,还有高山像梅岭上倒塌现象也非常严重,也有一部分农民群众的用电也在一段时间受到影响。但是总体来看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作为一个城市政府来讲,你如何应对这样一些突如其来的挑战,现在看来至少有这么几点今后还应该加强的:一是一定要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注意提升它的水平,这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是“九保一平安”,保九方面,一平安就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次我们的电、水、路、气、通讯、蔬菜等重要生活品的供应基本上都比较正常,正常的原因首先就是前几年基础设施的投入,无论是电网、水网、路网、通讯网也好都加大了改造的力度,而且注意改造的水平。所以这次南昌市2000公里长的自来水管网除了接入户的小管在露天被冻裂以外我的大管网没有出任何问题,这就是前几年改造的结果。城市电网有局部性的,但是大网的解裂对我的供电不足,比如一天要175-180万的供电,最小一天只能供我170万的负荷,那我只好限电,但是这样的时间只有一、两天的时间,其他时间都能保证正常供应,当然,我们把工业电都停了,把霓红灯、大型场所的电停掉了,首先保老百姓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的一个体会就是平常还是要在注重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上要舍得花钱,要敢于投入,尽管我们财力比较紧张,但是这些是这几年逐步做下来的。

  第二,应对这次的挑战确实有一个科学调度的问题,比如我举一个例子,南昌市实际上是一座一江两岸的城市,江上面有五座桥,八一大桥、南昌大桥、生米大桥、赣江大桥、豫章大桥。我们分析这个桥是南昌市整个城市的交通命脉,一旦桥断了,南北的交通一断整个城市交通就混乱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立即指定了若干党委,比如驻省部队、预备役、公安、武警、以及城市城管的队伍,各负责一座桥,知道明天有冰冻头一天晚上八点上岗,不让这个桥结冰,铲雪、铲冰,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比如洒水,因为自来水的温度大概有八到十度,洒上水的时候刚开始降的雪会融掉的,这样第二天早上老百姓要上班、要出门我的城市道路全部是畅通的,这样就避免了结了很厚的冰以后再去铲,那就会造成车辆的堵塞。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调度上还是做得很好的。

  第三个也确实要感谢方方面面的支持,实际上我们也遇到了比如说城市的燃气因为电和煤的问题告急了,煤只剩下几千吨煤,一、两天的用量,用电负荷不够怎么办,一部分市民烧颈装液化气,要从九江等地运过来,高速公路全堵了怎么办?比如铁道部每天给焦化煤电厂每天3000吨过来,这样煤气一大片区域就保住了,液化气也是如此,一方面请省政府把堵塞中的车牵引出来,首先保城市供电。确实在调度上包括解放军等方方面面的力量给南昌的支持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始终忘不了这些在我们抗灾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方方面面的同志。

  主持人:改造自来水和城市排水系统,南昌曾经花了16亿元,当时有人不理解,但在这次灾难中却凸显了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高起点是财富”给了南昌怎样的启示呢?

  胡宪: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在抗灾这个问题中所举的例子,我觉得很多都是理念的问题,我们现在做的事要用未来来看,就是用未来来看今天,近期可能不是很显现,但是几年以后或者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看你今天的做法是大气的还是近期的甚至是临时性的。所以当时我们在进行改造的时候,也就是我的前任,我的上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大气做事,因为你说一个城市的道路要进行改造的时候如果仅仅是铺路,那你铺路以后下面怎么办?将来还要挖吗?所以路网改造的时候首先想到多就是下面管网的改造,当时花了这么多钱投下去,包括自来水,包括雨水的管道,包括现在正在改造的玉带河,实际上就是把城市原来的臭水沟都和几个湖相连,这是既对现在的负责也是对下一代的负责。我们每一任政府都要有这样用未来来检验我们今天工作的眼光。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