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锁委员建议:建立地方能源备用供应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03:22 燕赵都市报

  本报特派记者刘彬

  春节期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暴雪、冰冻袭击,造成电力中断,交通系统大面积瘫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针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王玉锁认为,中国应改变能源供应模式,建立“集中能源供应为主、地方能源供应为辅”的能源供应体系。

  ■郴州和株洲的不同命运

  让王玉锁委员产生这个想法的是相距不远的湖南郴州和株洲在遭雪灾时的不同命运。

  这两个地方相距百公里左右,但在这次雪灾中,郴州成为全国瞩目的重灾区,而株洲基本平安无事。

  原因就是在株洲有一个地方电厂,就是这个电厂,支撑了株洲在风雪飘摇中安然无恙。

  “在电力供应中,煤电占据着主导地位。2006年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中,煤电占到80%以上。”王玉锁委员分析说,煤电的供应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集中式供应。集中式供应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层含义是电力输送使用统一供应、大电网的方式;两外一层含义是电源集中,即集中由一两个电厂发电供应。这种特点带来的不足是风险高度集中,抗风险能力低。一旦某局部电网出现问题或者是某一电厂出现问题,将导致大面积的电力供应不上,影响范围非常广。在这种供应模式下的停电会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区域性整体停电,不可能临时借用相邻地区的电以应急;二是彻底停电,不仅工业用的高伏电没有,民用的低伏电也没有。这次雪灾中的停电就具备这样的两个特点。

  另外,我国电力的长距离运输也有弊端,电煤需要从产煤的西部地区运输到中东部地区。这种特点带来的能源损耗高(很多能源已经在输送的过程中被损失掉),更为严重的是,因为长距离的输送而延长了风险点。在输送的过程中无论哪里发生问题,输送都会因“梗阻”而中断。在这次雪灾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不良循环:因为电煤无法及时送达而无法发电;因为无法发电,铁路交通无法恢复,再加上公路运输因气候而中断,进而加剧了电煤运输的难度。

  ■建两个体系共同抵御风险

  “反思这次雪灾的能源问题,脆弱得不堪一击的传统能源供应模式,无疑是需要我们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王玉锁委员说,“实际上,集中式的能源供应不仅在中国如此,国际上也是如此。但是从纽约的大停电到中国这次雪灾所带来的能源问题都表明,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在工业化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与依赖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多方调查的基础上,王玉锁委员提交了一个提案,建议在能源的供应方式上,国家要在即将出台的能源法上明确建立“集中能源供应为主、地方能源供应为辅”的能源供应体系。这样,不仅鼓励发展集中式的能源供应系统,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地方建立自己的能源备用供应体系,对国家的能源供应体系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与补充。集中式能源供应体系是正常情况下的能源供应主力;地方的能源供应体系是应急情况下民用能源供应的主力,两个体系共同抵抗在能源供应上可能发生的风险。

  同时,王玉锁委员还建议,政府应采取财税支持与补贴等形式,鼓励基于当地资源禀赋的、新型的、清洁的多元化能源开发与利用。“例如有的地方适合垃圾发电,那么政府就应该鼓励垃圾发电;有的地方适合太阳能发电,那么就应该鼓励太阳能发电。这样,不仅走出了原来地方能源依赖于传统的低效能、高污染的小煤窑老路,而且做到了能源利用上的和谐。”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