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冯骥才称全民学京剧又成计划经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04:36 南方都市报
“全民学京剧又成计划经济。”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 “京剧进校园是件大好事,只是样板戏过多,这很难代表京剧这门传统艺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演员孙萍“ 本报讯 (记者 严艳 朱丰俊 游星宇) 京剧进小学校园,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什么对于一个推广传统文化的举措,会引发如此大争议?梅葆玖、孙萍等京剧表演艺术家认为,这本是大好事,只是样板戏过多;而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则认为,这反映出地方本位主义。 样板戏偏多难代表京剧 京剧进校园引起广泛争议。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认为,京剧进校园是件大好事,却因进校园的曲目样板戏过多引起争议,为此,他联名40多名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减少样板戏数量,并亲自推荐了8段传统京剧曲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演员孙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京剧进校园这一步本身,并没有走错。她认为,这是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样板戏,“现行15段曲目中,现代戏占了9段,比重偏大。”孙萍认为,这很难代表京剧这门传统艺术。“我们跟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不可言说的尴尬。” 传统京戏也有八荣八耻 孙萍认为,京剧进校园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比如《三家店》里面,有一句唱词‘儿行千里母担忧’,孝道学到了,学这段要把这段故事了解吧,传统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到了血脉里头。” 梅葆玖认为,《穆桂英挂帅》表现的忠贞爱国,《赤桑镇》表现的是反贪,《抗金兵》表现的是反侵略,《空城计》表现的是临危不惧。孙萍对此也表示赞同,她说,又如《将相和》,这里面说白了就有和谐的道理,“反贪的,精忠报国的,临危不惧的,咱们的八荣八耻都在京剧里。” “不能只站在北京来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因为京剧是国粹,进入小学非常好,但现在是试点,意味着试点好就要全国推广。“但你要考虑实际情况,中国全部要实施是不可能,比如少数民族,侗族唱侗族大歌,根本不懂得京剧,这不能只站在北京来思考。” 冯骥才表示,我们的民间戏曲才刚刚解放,现在起码有两百种,很多民间戏在地方很受欢迎,京剧只是众多的戏曲文化遗产的一种。他认为,宁波东部就该学越剧,河南人就该学豫剧,广西就学壮族的天音,再比如说漳州的南音,“新疆、山西南部的古乐,都进入学校,非常好。第一个当地老百姓很喜欢,很多孩子的父母也懂,他就愿意学,最重要的他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了,中华文化是多元的,中华文化最大的价值是它的多样性,都是京剧了,又成了计划经济。”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