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为贫困地区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07:48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李斌 刘铮 王丽 常璐

  山高、地贫、人穷……一个集“老、少、边、穷、岩溶”为一体的高寒贫困山区,能否走出贫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两会前曾去贵州毕节地区考察的李卓彬委员,给大家带来一个喜讯——近20年里,经济总量增长近14倍,财政收入增长近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1倍,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34.92%,人口出生率从21.29‰下降到8.45‰,贫困人口数量从312.2万人减少到52.9万人……贵州毕节以生动的实践,为科学发展作出了最好的注脚:科学发展不仅在经济发达地区有望实现,也可以在落后地区变成现实。

  “对毕节的变化,我们感到惊喜。”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致公、侨联联组会上,李卓彬委员有感而发,“我建议,将毕节试验区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山多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这是20年前毕节的“区情”。

  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喀斯特高寒贫困山区实际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发水利资源、种植中草药材、组织劳务输出、开发旅游业……20年来,毕节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口控制取得明显效果,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们深深感到,只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参与,从智力上、科技上给予大力支持,落后地区的脱贫和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大大加快。”对李卓彬委员的建议,王孝询委员深表赞同:“我同意,建议将毕节和安顺两个试验区合并列为国家改革试点,巩固已有成果,并放大示范效应。”

  “毕节试验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典范地区。”李卓彬说,毕节试验区的创办和发展,凝聚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相关部委的力量。

  据介绍,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开展智力扶贫、科技扶贫,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100多项重大发展建议,帮助解决了300多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和发展,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超前探索和实践,是富有前瞻性、关键性和根本性的重大战略举措。”李卓彬说。

  今年是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毕节试验区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条件。”李卓彬认为,将毕节和安顺一并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卓彬委员掰着手指头一一道来:

  ——毕节和安顺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寒贫困地区,在中国西部乃至世界上都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探索,可以为中国西部甚至更大区域推进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毕节试验区20年的成果从一个侧面证明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供强有力的实证。

  ——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进程中,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还将继续共同帮扶,加快试验区的建设步伐,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