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亲身感受改革开放30年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10:1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汪延、刘健、陈芳) “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这句话坚定有力,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共鸣。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30年。参加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有的是改革的亲历者,有的自某一项改革的策源地。他们以自已的亲身感受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小岗村:农村改革的起点

  (画面)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18名农民在一份将土地包产到户的盟约上摁下了手印。这一年,严宏昌家包了30多亩地,收入4500元,交了20多元土地税,200多元的集体提留后,剩余的收入相当于一家前十年收入的总和。

  “大包干,就是好,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但严宏昌想不到的是,2004年,国家的税、集体的费被明令取消。严宏昌家2007年的承包地还是30多亩,收入达到2万多元,其中,国家的粮食直补等补贴款1000多元。

  (改革进程扫描)从1978年安徽小岗村农村拉开“大包干”序幕,到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改革始终没有停止。

  自2004年至2008年,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推行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基本构建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

  (代表感言)安徽省滁州市市长缪学刚代表说,小岗村在我们凤阳县。我们感受到,随着这些年来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落实和深化,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发展和改革的任务依然很重,作为“大包干”的故乡,我们一定要在“放活”上下功夫,为农村改革探出新路。

  深圳特区:改革试验田继续试验

  (画面)“发展是硬道理”——这块竖在蛇口工业区大道的大牌子是深圳人心中永远的丰碑。30年,历史的一个小瞬间。深圳从小渔村变成了人口超过1000万、富有活力的沿海大都市。

  (改革进程扫描)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文件,批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把经济尽快搞上去,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出口特区”应运而生。

  给中国改革做“试验田”。深圳全面探索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了230多项全国改革之最,推出了全面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十大体系。深圳特区从诞生的那天起,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姓社姓资、姓公姓私到现在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但深圳人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始终不变。

  (代表感言)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代表说,改革开放30年,深圳作为国家经济特区,一直在勇于改革,创新发展。今天,深圳人又在促进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创新以及行政管理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争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深圳仍将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非公经济:从幕后走向前台

  (画面)管理着中国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基地的民营企业-浙江台州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代表,每当产品打入一个国家,他就在公司亲手升起一面这个国家的国旗。现在,公司大厅里已经挂上了127个国家的国旗。然而,18年前为了接到国外订单,邱继宝是翻墙才“混”进广交会现场的。“因为我们是民营企业,当时没有资格参加广交会。”邱继宝说,“现在‘墙’翻过去了,我们不仅成为国家重点出口企业,还在国内外建立了30多个分公司和生产基地。”

  (改革进程扫描)2007年,非公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数字不足1%。从“为国有企业拾遗补缺”到“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直至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家挺起腰杆。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

  (代表感言)邱继宝代表说:“市场经济体制给了民营企业平等的地位,翻过了一道‘大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阀门一旦被打开,亿万人民的创造力被激发,无数的市场细胞被激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对旧体制的‘破’全面走向新体制的‘立’。现在,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仅要卖得多卖得快,而且要卖得贵卖得久,为‘中国制造’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