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宝镇海棘螈再次面临生存危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04:54 今日早报
国宝镇海棘螈再次面临生存危机 1500万年前诞生,目前野外数量仅500尾,大雪重创仍在冬眠的它们 □本报记者 郑巍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一个物种的数量少到以百计算时,即为濒危物种。 在北仑的瑞岩寺森林公园里,生活着宁波特有的两栖类物种——镇海棘螈。这个与大熊猫一样古老的物种,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属极度濒危物种。公园管委会主任陈君如介绍,其野外数量目前仅有500尾。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主席李丕鹏博士专程赶到宁波,勘踏镇海棘螈保护核心区。他临走前忧心忡忡地表示,今年的一场大雪,让镇海棘螈再次面临生存危机。 它是地球古老的居民 镇海棘螈生活在海拔100-200米的丘陵地区,早在1500万年前就诞生了,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它白天很少活动,晚上出来,以蚯蚓、蜗牛、小型螺类、蜈蚣等为食,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为冬眠期。它4月产卵与青蛙卵相似。小棘螈必须在水中生活58-88天,上岩后永远不再入水。成年棘螈体长7-8厘米,头部大,四肢细长,尾侧扁,常年在溪流边栖息。 70多年前,著名的动物学家张孟闻先生,在镇海县城湾村发现了它,当时定名为镇海疣原,可惜唯一的标本因日军侵华而遗失了,此后50年在城湾村再未发现该种标本。 幸运的是,1978年,浙江自然博物馆教授蔡春抹先生在镇海(现属北仑区)瑞岩寺附近,再次发现了镇海疣原。第2年,蔡春抹等人又采到了标本,因中国仅存该区域有此物种,它又属蝾螈科中典型孓遗类群,故名镇海棘螈。 1989年,镇海棘螈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两栖动物中最高保护等级)。 研究价值媲美大熊猫 李丕鹏博士介绍,早在10多年前,中科院和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专家长期观测后发现,镇海棘螈繁殖群体仅存350尾左右,种群数量比大熊猫、新疆北鲵等极度濒危物种数量还少,甚至有专家认为,镇海棘螈的存在价值和它在动物演化中的研究意义,不亚于大熊猫。 棘螈现存两种,一种就在我国的北仑。 由于镇海棘螈行动迟缓,迁移能力很弱,因此它们对所在的环境依赖性甚强,一旦必需的繁殖水域和栖息场所遭到破坏,会导致种群数量锐减,甚至可能在该地区灭绝。 人工放养上千尾幼螈 1996年开始,宁波市林业局和北仑区政府联合开展镇海棘螈保护工作。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科研院校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当时保护区核心区域只有200平方米。2002年开始,这项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局支持,保护区范围扩大到1.5平方公里。 2001年北仑林场建起了繁殖保护区,并限制周边经济林使用农药、化肥。 专家们还在成都建立了室外人工繁殖场,人工繁殖镇海棘螈获得成功。陈君如介绍,这几年,他们已将上千尾人工繁殖和饲养的幼螈标志后放回大自然,有效增加了种群数量。 北仑选它当女排吉祥物 为让市民更了解这种珍贵的物种,北仑还将2005-2008年中国女排主场吉祥物定为“圆圆”,它的原型就是——棘螈。 即使这样,镇海棘螈的保护现状也不容乐观。陈君如说,青蛙、鸟类都是它们的天敌,还有每年的台风,也威胁着它们的栖息地,特别是台风“云娜”登陆期,恰好遇到镇海棘螈的繁殖期,“虽然及时采取了措施,但还是影响到了种群的繁殖。” 前不久的大雪,又让专家们感到担忧,李丕鹏博士也因此专程来到宁波。他介绍说,因为镇海棘螈冬眠时,藏在土壤表层,经历这么长时间低温,也不知道有多少能存活下来。(1111101)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