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视野建设新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07:03 深圳商报

  本报记者 张清华

  通讯员 罗元元 王猛

  光明新区作为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产物,自去年8月19日正式挂牌投入运作以来,始终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日前,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做客深圳广播电台“民心桥”节目,通过电波与群众真情对话,倾听社会各界对新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个小时的节目里,共有9名听众打进电话,反映的问题涉及教育、产业结构、环保等几个方面,田夫一一认真作答。

  村小改造将增加9000个学位

  家住光明新区的李先生打来电话,说他的孩子正在读初中,他关切地询问新区在解决中小学校学位、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田夫答复说,光明新区现有公办中学4所,公办小学12所,在校学生1.4万人。按照年初制订的规划,今年光明新区将对光明中学进行扩建,可望增加6个班,光明新区高级中学也将适量增加学位。在去年全市进行的原村小改造中,涉及光明新区的原村小共有11所,目前均已纳入改造计划之中,待改造工程结束后,将增加9000个学位。此外,公明实验中学的扩建改造,也已纳入新区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中。

  改造泵站解决茅洲河洪涝灾害

  市民陈先生家住公明,濒临茅洲河,不仅要常年忍受这条河流的污染,每到雨季,频发的洪涝灾害更是让沿河居民苦不堪言,他特意打来电话,与新区领导直接沟通。田夫回答说,市委、市政府对茅洲河的治理十分重视,由于这条河流地处深圳和东莞两市交界处,市领导曾多次带队与东莞方面进行协商沟通,计划投资5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此条河流在光明新区段最突出的问题是洪涝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去年新区一成立,便对马田等几个泵站进行规划改造,此项目已取得市里立项,等此项目实施后,困扰公明辖区茅洲河沿岸居民多年的水涝灾害将会得到根本解决。

  发展高新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市民陈小姐出生在公明,虽然大学毕业后她到特区内上班,但一直在关注着新区的发展。她在电话里建议,公明的模具、服装等产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在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她希望新区也能够把这些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田夫十分感谢陈小姐对新区的关心,他说,“产业第一”是光明新区坚持的一项战略决策,产业第一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力发展以半导体、显示器等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层含义就是提升模具、内衣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质量和水平。现在,全市共规划有7个产业基地,其中3个花落光明新区,分别是模具、内衣和钟表。

  就市民所关心的中央公园项目进展情况,田夫介绍说,中央公园是光明新区的开篇之作和点睛之笔,现已进入国际招标的第二阶段,四个方案入围。中央公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37平方公里,在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光明新城项目中占据很大比重。新区拿出这么大一块地方,为群众建设休闲和娱乐场地,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在招标过程中,新区以实际行动来解放思想,瞄准一流,敢于向国际叫板。荷兰专家评价说:“光明新区中央公园完全可以跟纽约等地的国际名园媲美!”

  田夫在节目最后说,“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是市委、市政府对光明新区的定位,社会各界对新区的发展也寄予了厚望,新区干部群众将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坚持以21世纪的标准、国际化视野和后现代理念来建设新区,致力将其打造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