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谈山西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16:28 新华网

  思想解放的空间有多大,山西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谈山西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保障能源供应是关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源生产的洁净化也是关键。山西是我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能源大省,对山西未来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各界都十分关心。今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应邀做客新华网,为大家介绍山西的发展情况,解读山西的发展战略,并与网友交流。本次访谈由新华网与新浪网合作。

  主持人:各位网友,欢迎收看新华网两会访谈,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新华网的专访。

  张宝顺:非常高兴和网友做交流。

  主持人:我们网络上有很多网民给山西省和您的留言。

  张宝顺:我看到了,新华网在两会前、两会期间开设网民向省区市领导建言栏目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开辟了网友在两会期间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我们也看到了网民和广大群众对山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里面的主题是"希望山西健康发展",希望山西人民尽快富起来,山西经济发展好起来,山西环境能够绿起来,山西的体制、干部作风等都能够让大家更加满意。这些想法和要求,与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所以,借此机会我也想感谢广大网民,感谢大家对山西的关注和支持。

  山西要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

  主持人:广大网友非常关心山西的发展,他们了解到这两年山西的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那么,请您向广大网友介绍一下去年一年山西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吧。

  张宝顺:山西这几年确实是发展比较快的时期,这是在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带动下,山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近七年山西的经济增长年均都在13%以上,财政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6亿,增长了14.2%,财政收入达到1200亿,增长了30%。其他几项指标也都不错,包括进出口,虽然总量不大(115亿美元),但是增长了74%。利用外资13.54亿美元,这个数据虽然也不大但是增长了1.84倍,这和过去相比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都在15%以上,这也是近年来增速最高的。

  在经济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山西出现了节能减排、环境指标的可喜变化,万元GDP能耗降低了5.6%,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都降低了3%左右。这就出现了山西经济大幅度向上发展、能耗和污染开始向下降低这样两个互通方向的曲线,这个曲线说明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走上又好又快的轨道,这样的结果使山西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过去环境比较差,现在城市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好转。在2001、2002年的时候,山西城市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天气大概平均只有几十天,最少的时候只有七天,去年山西二级天气11个城市总数是3360天,每个城市都在300天以上。过去国家考核113个城市的空气大气质量,倒数前十名的城市当中山西占五个,我们要求这五个城市都要退出城市污染的倒数前五名,摘掉这个"黑帽子",去年这五个城市,太原、大同、临汾、长治、阳泉全部退出全国污染城市最严重的前十名,有的在十八名,有的在十五名。现在山西也开始出现蓝天百云了,老百姓能呼吸道清新空气了,街上女士也敢穿浅色衣服了,男士也敢穿浅色西装了,过去我到山西感觉人们穿的衣服都是很深的颜色。

  主持人:您刚才的介绍让我们广大网友都迫切地想去山西看看。您介绍的这组清晰的数字也让我们感觉到山西正在崛起,让人非常振奋。大家很想知道,作为省委书记您将用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山西的发展?请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吧。

  张宝顺:这几年山西的发展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山西省情来确定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思路,山西最大的省情,通过多年调研、多年省委省政府的探索可以归纳为四个:一是山西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和老工业基地;二是山西的经济整个是一个资源型地区,资源依赖程度最高,高于全国任何一个省份和地区;三是行业发展滞后,因为各种政策体制的原因,煤炭国家长期计划经济定价,不能涨价,所以山西长期经济欠帐很多,一直处于欠发达的状态;四是山西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是一个内陆省份。

  针对这四个最大的省情,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山西提出要走出四条路子,在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上决定:一是作为能源基地、老工业基地要进行创新发展,走创新发展的道路。二是作为资源型地区最根本的是走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道路。三是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就要研究怎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出一个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子。四是作为一个内陆性的省份走出一个对外开放的路子。

  四条路子的结果就是要使山西在发展目标上实现三个方面的跨越:一是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精品原材料基地跨越;二是山西煤炭能够向煤和煤化工大省跨越,不但做煤、煤化工,还要做其他的产业;三是作为人文自然大省,充分利用好地上地下的人文社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使这样一个自然社会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大省、经济强省方向发展。

  从那以后,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大家认为四条路子、三个跨越符合山西的省情,是从山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山西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可行的思路。现在,大家对这个是很认同的。

  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推进山西科学发展

  主持人:张书记,在实际的运作过程当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山西省将有什么样的措施保证实现这四条路子、三个跨越呢?

  张宝顺:具体的探索也是在不断深化当中,这几条路子中,我们操作起来觉得山西还是可以走下去的。从工业的角度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概念也定义得很清晰;从山西的特点出发提出"特色城镇化",山西城市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都是非常深厚的,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城市特色应该有别于其他的地方;第三作为山西广大的农村、农业这一块,应该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所以我们提出来"三化并举",推进山西的科学发展。

  这三个思路也是逐渐在实践中摸索的,开始提出来"新型工业化";后来觉得城市发展对经济也是带动,人居环境也在发展,所以提出第二个"特色城镇化",两化并举;现在加了"农业现代化",农业虽然比重低,但是农村人口有1900万,近两千万,广大农民的富裕,他们的生活问题的解决是山西社会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新型工业化很清楚,山西一是对传统产业,过去讲的焦炭、冶金、化工这些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要走资源消耗小、污染少,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所以要进行技术改造、要进行产业提升、要淘汰落后,要关小上大。产业还是原来的产业,但是经过一番改造它已经脱胎换骨。比如山西省的煤炭,过去煤炭就是挖煤,但是现在煤挖出来必须要洗,洗过的煤可以洗掉50%甚至到80%的灰分,要洗掉30%甚至到50%的硫分,这样就变成了洁净能源,为全国电力、能源、城市环境优化提供了一个基础。另外洗出的煤的废物,像中煤、煤矸石可以发电、燃烧,燃烧后的炉灰可以作民用砖,这样就把煤循环利用了,吃干榨净。这样下来把对煤的利用由过去的利润为一变成了三,以1:3、1:5甚至1:10的比率在提高效率。

  这样也使我们的煤炭产业中产生了很多非煤产业,煤炭产业在发电,在做砖,在搞化工回收,在做氧化铝,在搞煤层气、煤层气的化工发电,循着煤电、煤电铝、煤电气、煤化硫这样的思路把产业链不断延长。

  山西煤炭产业产值,可以说其中接近一半是来自于非煤产业,这样煤炭产业的概念也变了。所以我也和统计局说他们的口径都应该变,把他们都统计为煤炭收入已经不能真实反映煤炭产业的水平和状况了。

  第二就是钢,钢在全国是常见的产品,宏观调控都在压缩,山西压缩了两千万吨普通钢、普通铁的产能,但是对不锈钢经过三年的改造,把太钢改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它的能力是三百万吨不锈钢,去年产了二百万吨。三百万吨是什么概念呢?是我们国家不锈钢产能的一半,是我们国家不锈钢需求的40%。中国需求800万吨不锈钢,他就生产了近一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太钢以前生产不锈钢一吨两万块钱,现在不锈钢一吨卖四万块钱,所以它整个的发展由过去几十亿、几百亿的销售收入到去年超过了一千亿元。山西去年GDP5600亿元,太钢就贡献了1000亿元。我们把这样的老企业改造好了,就焕发了新的活力,这就是中央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走工业新型化道路的缩影。所以我们老的企业都要按照太钢改革、发展之路向前发展。

  再有就是在我们在存量、内涵上要扩大,在内涵上提质、扩大、做强做大;在外延上,新型的产业要规模化,要做大。我们发展的重点要放到这些新型的产业上。这些产业是与传统相对应的,在全国可能很普通,但是对山西来说可能是过去没有过的,比如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和发展,比如煤化工业的发展,比如精品原材料--铝、氧化铝、电解铝,再发展就是铝合金,铝镁合金、铝钛合金。现在,航天材料、军事工业材料,电脑、手机等都要用镁合金,这些绝大部分产自山西。台湾郭台铭的富士康落户山西建成了现代化的企业,郭台铭要把太原打造成世界镁都,不但要做IT产品,还要做汽车零部件,让世界各地汽车用山西的镁铝合金,实现汽车业的节能,换代。

  特色城镇化方面,山西有文化历史底蕴积淀非常深厚的城市、城镇,但是和现在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家看到太原可能觉得脏、乱、差、破旧,那如何能够从山西的实际出发提高城市的品位、提高城市的功能,同时保留文化特色,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设计。再一类就是山西很多城市是工矿区,对工矿区要改造、转型,转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城市。还有就是棚户区、沉陷区的治理和改造,以及小城镇的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说,这两年山西的城市建设已经开始启动,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在晋东南,长治、晋城这样一些太行山的中小城市也可以成为非常宜居的明珠城市,这和人们想象当中的工矿区是不一样的,是一个蓝天、碧水、白云、青山、绿树的环境。

  农业现代化就要按照中央关于三农的政策和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现"农村活起来、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这样一个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的龙头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推进新农村的各项建设。

  同时,在山西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有太行、吕梁、晋西北这样大的连片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过去是革命老区,所以我们也采取措施,推进这些地区的扶贫开发,在项目、政策、资金上对他们有所倾斜,希望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完成扶贫开发计划,使贫困地区面貌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使县域经济有一个长久的发展。

  五大惠民工程是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在山西的具体化

  主持人:温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说,要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很多网友想知道山西省正在着力推进的五大惠民工程已经进展到什么阶段了?

  张宝顺:山西是欠发达地区,历史欠帐很多,困难企业中倒闭的很多,下岗失业的工人也很多,刚才也讲到了贫困地区的农村面很大,所以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山西面临的十分重大的课题。我们所有的发展最后都要达到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老百姓生活不断富裕。总书记2005年来山西视察,也希望山西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上有所成就,也希望山西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这样的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根据这样的想法我们进行了调研,归纳了老百姓的诉求,了解了大家的困难和要求,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概括为五大惠民工程。五大惠民工程,一是教育协调发展工程;二是创业就业工程;三是安康工程;四是社会保障工程;五是住房安居工程。这五个工程实际上是老百姓的诉求,也体现了中央、党的十七大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具体说,就是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样中央的要求,通过我们的五大惠民工程在山西具体化。过去做了一些工作,现在各个市县都在按照这个要求进行推进。

  教育工程上很重要的就是"两免一补",山西全面落实,率先执行,比国家统一执行要早一两年,并且国家提出全国在农村进行,山西农村都解决了,城市中的低保户也已经纳入进来了。今年按照全国的试点,逐渐要扩大到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这里面涉及了443万中小学生。

  另外就是大学生,山西的大学收费比较低,大学生全国收费标准4300元,山西大学生收费标准2400元,现在也没怎么涨价。我们对困难大学生的补贴补助比较多,启动了国家立志奖学计划,占大学在校生的3%,享受国家的奖学金补助,国家的立志贷款、奖学金,我们还给他们补助。对生活稍微困难一点的我们按照大学生20%的比例进行补助,现在粮油物价上涨又给大家增加了补助,保证有才能的学生都能上好大学。

  后来算了一下,发现就缺了高中阶段,我们就在高中阶段启动了一个助学基金项目,由民政厅牵头,资助那些高中阶段比较困难的学生。现在,又考虑到职业教育在山西很重要,因此又启动了一个职业教育培训计划,今年我们想把这个职业教育培训普及到所有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中。中学以后这一阶段包括农村的孩子都要接受一项职业技术培训或者教育,或者上中技,或者上中专,帮助他们就业。我们叫两个双零--城市中要消除零就业家庭,农村中有条件转移出去的要消除零转移的家庭。

  这样,教育方面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大学一直到社会职业培训都覆盖了,这里面的投入很大。

  医疗卫生这一块重点有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农村医疗是通过参加新型农民合作医疗来解决对农民的全覆盖,山西农民的参合率达到86%,可以说是在全国做得比较好的,但是标准可能比较低,大病现在可以报销两万元,将来参合标准高了也可能就报到四万元了。国家现在已经提高了一倍,省级和国家财政都要翻番,这就解决了广大农民的问题。

  二是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我们都有要求,特别是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要按照65%以上达标,市区建立医疗服务机构。

  三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由省政府牵头,全省各大医院实现了网上竞价购药,采购品种达到用药的90%,药品价格降低30%,这个效果是很好的,广大患者的感受可能还要慢慢才能有所反映,但是从节省的数字上来看是很明显的。

  剩下的一块就是城市中没有工作的居民、老人、孩子的问题,现在城市居民的医疗也在进行试点,在太原和阳泉两个市正在开展,他们做的结果已经普及到70%了,这样也就把城市这以前管不到的一块也管起来了,全市的居民都可以在医疗网络中得到安康工程的呵护。

  就业创业这块山西这几年每年都安排40万至45万人,安排了400多万人就业,安排了几十万下岗者再就业,同时也开展了培训,这块我们做得也很好。全省每年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30万,城市中安排就业40万,再加上下岗再就业,对这一块大家都认为还不错。包括有些岗位开发很困难,政府投资安排一些下岗工人在公益岗位再就业,包括保安、保绿、监督污染、烟囱排放等。

  社会保障工程在山西从2005年开始启动,对社会各类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进行调研之后排出来有十二类,因此就开始建立12项社会救助制度,都是全覆盖的。山西的民生工程着眼于"低水平、全覆盖,先起步、再提高"的逐渐发展思路,社会保障中包括城乡困难群体、农村的五保户等12类人员的救助,由民政、保障部门牵头。现在有的市已经在探索对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养老补贴,每月补30元,对农民可能一个月30元,一年有360元,将来也要在农村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

  住房安居工程在山西比较难。山西有百万矿工,他们做了很多的贡献,但居住条件很差,现在有几十万还住在建国初期,甚至有的是日伪时期建的干打垒的土房子中。棚户区的改造、煤矿沉陷区的治理是山西安居工程的大工程,现在全省开工建设了306万沉陷区、棚户区的新建住房,能够解决50多万这样的居民生活问题,这是建国这么多年来党和政府为群众做的最大的一件好事。另外对城市住房困难的人群我们也开始进行安居工程的建设,城市中的住房改造也在太原开始试点,和棚户区、沉陷区有些区别,就是自己的负担稍微多一点。

  希望山西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一步步地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有保障,有着落,同时开展好文明社区、企业单位的创建活动,让大家过得更踏实,不但生活殷实,人们过得更安稳,更踏实,安全感增强,幸福指数也有所提高。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