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闹市区工地发掘出两宋时期古河堤(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03:32 信息时报
广州闹市区工地发掘出两宋时期古河堤(图)
发掘出的五代两宋时期河堤和临河木构建筑。时报记者 杜翠 摄

广州闹市区工地发掘出两宋时期古河堤(图)
出土了不少明清时期遗存生活用品。 时报记者 杜翠 摄

  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廖明全) 五代两宋时期的古河堤“藏身”广州闹市中!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日前,该所对大塘街西侧一建筑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出五代两宋时期河堤和临河木构建筑,目前推测河堤是古河道“清水濠”的西堤,由此初步测算“清水濠”在两宋时期宽度逾70米。此外,还出土了包括青花瓷器、铜钱在内的上千件明清时期遗存生活用品。

  河堤原是古河道西堤

  考古现场在越秀区德政中大塘街西侧一条名叫“高华里”的路尾,“高华里”路宽约8米,满是居民住宅,几千平方米的建筑工地在该处十分显眼。

  此次考古的重要发现——五代两宋时期河堤和临河木构建筑位于工地西北角,现场挖成一个大坑,河堤清晰可见,临河木构建筑宛如木栅栏般竖立,木构件保存完好。据了解,2002年,考古人员在大塘街商住楼基建地曾发掘出一处河堤遗存,去年在该街另一建筑工地清理出一个宋代遗迹:一条古河道,两处遗存证实了古代文献记载的广州古河道“清水濠”。 由此也说明,现今的仓边路至文明路一带,唐宋时其实是“水道”。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河堤为古河道的西堤,大致为南北向,分早晚两期修筑。据考古出土遗物判断,早期河堤年代为南汉或更早,晚期河堤约建于北宋。

  临河木构建筑疑是码头

  临河木构建筑位于工地北面,紧贴早期河堤,向东伸入河道。北面未发掘到边界,清理部分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8米。该建筑结砌讲究,其南侧可见一排大木桩,内侧有木挡板,然后填碎砖和土,局部地方还用条石砌筑。建筑中间也不等距打下木桩加固。建筑东头呈斜坡状伸入河道,也用大圆木护边加固。该木构建筑的年代初步判断约在南汉或北宋早期。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由已发掘的情况可见其规模不小,属于较大型临河建筑设施。目前初步认为可能与停靠船只、水上运输有关,疑是一个码头。

  遗址将回填不做原址保护

  考古人员表示,这次发掘的南汉北宋时期河堤和临河木构建筑,为研究广州城的发展变迁和广州古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初步测算这段古河道在两宋时期宽逾70米,古河道淤泥厚达四五米,可见其规模之大。

  有没有可能被原址保护,将来让市民观赏?一考古学家表示,该遗址在取得所需的考古资料,和将有关文物运到仓库保管后,将回填继续供商住楼的施工单位使用。原因在于,考古遗迹如要原地保护,需要具备多个条件,而这次的遗址虽有一定文物价值,但还未到原地保护的程度,而且该处无法扩大发掘,“‘回填’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古井里发现红釉花瓶

  市考古所考试部副主任易西兵称,该工地还出土了上千件明清时期遗物,包括大量青花瓷器、铜勺、陶碗、陶盆等,极富历史研究价值。

  易西兵告诉记者,和古墓出土文物价值较高、保存完整所不同的是,本次出土的遗物因绝大多数是日常用具,而且多数是被打烂,因此保存完好的数量非常少。这些遗物出处也“五花八门”:或曾丢到河里,或丢在垃圾堆里,而一个红釉花瓶甚至是从一口古井里发现的,十分有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