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应避免分分合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08:24 长江商报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著名行政法专家马怀德建议,用法制化方式固定改革成果

  机构改革每隔几年搞一次,但从改革成果来看,有一部分改革基本回到原位。如何摆脱这样一个怪圈,实现机构改革真正的效果?如何看待大部制的“三权分立”?五个新大部设置的原因何在?机构改革是否意味着精简人员?

  昨日,本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著名行政法专家马怀德。马怀德在采访中建议用法制化方式固定改革之后的成果。

  疑点一:分久必合?

  大部制改革是源于分久必合吗?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次大部制是这个原因所致吗?大部制改革,会不会像以前产生翻烙饼的选择,就是今天合在一起了,明天又要分开了?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马怀德说:这次建立的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实际上在几年前也是合在一起的,叫劳动人事部。后来又分开了,分成劳动保障部和人事部。所以很多人担心:这次机构改革是不是又是以前历次改革的重复?因此,要尽可能避免以往的这种机构改革的重复,或者说是简单的分分合合。大部制改革,就是要实行职能的转变,同时进行职能的有机整合,最终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我们机构改来改去,目的是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提供好社会公共产品。另外机构改革同时要配套的就是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的目的不是说简单的精简人员,各个职能要有效的统一,最后要提高效能”。

  所以,这次机构改革的初衷与以往有所区别,它是一次配套的改革。前五次的经验教训就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陷入一个怪圈,一直走不出来,“我希望这次机构改革能够走出这个怪圈”。

  疑点二:为何设新部

  五个新大部设置的原因何在?

  此次改革方案中提出要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五个新大部。这样设置的原因何在?

  马怀德说:国务院已有28 个组成部门和18 个直属局,14 个事业单位和4 个办事机构,以及1 个特设机构,还有10 个归口管理机构,一共75 个机构中,有相当多的机构之间的职责权限是交叉重叠的。比如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际上是在原来人事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要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所有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源,现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只管工人、企业,人事部管事业单位、国家机关,这就是人为地通过这种行政分割的方式,把两类人力资源分割开了。

  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行进过程中,人力资源要做大做强,关键还是要有一个机构来统筹。所以要把这两个职能相近的机构有机地结合,整合在一起,让它们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作用。

  疑点三:“三权”关系

  如何看待大部制的“三权分立”?

  马怀德认为:这个所谓的“三权分立”就是指在一个行政系统内部,行政机关所拥有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要相对分离。

  两种权力合在一起的话一方面容易产生腐败,容易失控或者说不易于监督。

  另外一方面,决策本身的科学性值得探讨,因为执行者和决策者都是同一个人,对一个机构而言就很难做出一个非常客观理性的公正的决策,执行起来也未必能够非常有效。

  为了警惕一个行政机关内部权力过度集中,有些国家推行三权相互制约,但同时要相互协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疑点四:是否裁员?

  机构改革是否意味着精简人员?

  马怀德说他有一个担心,就是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所有的行政机关,出于部门的利益,都会极力维护原有机构编制。一旦整合在一起,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务员人数减少了,或者说领导的岗位数减少了。如果工作没做到位的话,就会增加改革的阻力和难度。

  “每次机构改革为什么要慎重,要积极稳妥非常慎重的推行,实际上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涉及人事的问题,涉及干部的问题”。

  疑点五:会否“复原”

  要用法制化方式固定改革成果

  机构改革每五年搞一次,但是有些改革又基本回到原位。如何摆脱这样一个怪圈,实现机构改革真正的效果?

  马怀德认为,除了强调法制化之外,还要实现政府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这是机构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当然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过去是直接管理、控制,即我们说的归置式的政府、权力型的政府。以后的机构、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负责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

  政府的机构设立目的,不是为了管老百姓,也不是为了简单地命令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一句话,“只有市场解决不了的、市场提供不了的产品,只有老百姓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社会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不了的产品,我们政府才去提供”。

  马怀德强调:整个机构改革要公开透明,要让老百姓知道。“做到法制,要做到公开透明,最终要彻底的转变政府职能,我认为这是保障机构改革走出怪圈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对话

  “用公平化解矛盾”

  ——专访随州市市长李红云

  长江商报:很多人在随州的机构改革中,被精简掉了,或者被挂起来了,会很不高兴,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红云:这很正常,除了做思想工作,没有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法,要减少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是在整个机构改革中尽量做到公平,用公平化解矛盾,争取得到被精简者的理解和支持。

  长江商报:中国是一个很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在随州的改革中存在过暗箱操作吗?

  李红云:实事求是地说,毕竟都是人在操作,有人情的东西在里面,我们只能尽量从制度上避免。面对反映,我们也做调查和纠正,但我觉得都在正常范围内。能尽量做到的,就是避免人情关系来干扰机构改革。

  长江商报:对随州“大部制”的改革,我更多的理解不过是机构精简,与中央今天的大部制改革方案有明显区别,您怎样看?

  李红云:你的判断很对,随州的机构改革,是为了机构精简、降低运行成本。而国家这次大部制改革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有效运行,把许多职能相关的部门放在一起,不是单纯地为了精简机构。

  实践者说》》》

  “除了精简之外还要做加法”

  全国人大代表、随州市市长李红云谈实践经验

  大部制改革也好,精简机构也好,只要涉及‘动帽子’、‘减帽子’的,表面平静,底下暗流汹涌。实际上,精简的目的,不是单纯减少政府财政支出,更多的是为了高效运行。”

  ——湖北随州市市长李红云

  昨日下午4时,端坐在摄像机镜头之下的李红云没有料到,7年前发生在随州的一场粗糙的“精简机构”改革,随着大部制改革方案的公布,吸引了各大媒体的关注。昨日,这位改革的实践者李红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据李红云介绍,2005年,随州市确实有些部门在法律法规要求下分出来了。部门分了以后,通过运行,该市发现:分之前的运行和分之后的运行差别很大。该市立即总结,认为机构设置不能进行简单的叠加。“简单叠加式的改革,做得再大也是一种失败,甚至于增加了行政的运行成本,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李红云认为:国务院机构改革要全面推动确实很难,这次推动面不是很大,“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而且这种做法一步一步来,成熟一个并一个,改一个,但是要真正改到位”。只要这样坚持几年,最终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就会完成。他相信这届政府做不完还有下一届政府,最多两届政府一定能够把行政构架完成好。

  他认为,这次改革要把相关部门职能整合在一起,把人员消化好。真正最难的问题不是说把职能怎么整合到位,关键是现有的人员怎么消化和安置。只要将人员消化好,人员安置好,这个改革就成功了一半。

  李红云说:机构改革不是简单地做减法,必要的时候还要做加法。“包括资源环境的保护,包括这次设立的环保部,再就是关注民生的问题,都从机构设置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有阻力吗?李红云昨日说:改革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有一个法制化的保障。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