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贵阳:冰雪中的绿色自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09:49 南方人物周刊
冰临城下,万人自发救灾 本刊记者 卫毅 实习记者 申鑫 发自贵阳 那些日子,贵阳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露天溜冰场。 1月25日,贵阳已有140多条公交线路停运,满大街都是行人。能打到一辆出租车,成为了小概率事件。 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吴槟意识到,广播此时应该发挥作用了。他想,可以通过电波号召路上的私家车主,主动搭乘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那些天,广播里开始出现这样的声音:“不管您是开私家车的朋友,还是开公务车的朋友,只要您愿意顺路免费搭载乘客,请打开应急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消息刚刚播出,就有车主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参加这项活动。不到五分钟,就有两位女士乘上了他们的车。 因为应急灯标志不明显,许多人建议挂个明显的标记,活动标志随后改为“绿丝带”。 1月27日,“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正式启动。那段时间,有上万条绿丝带在贵阳各处挂出,绿丝带一度在商场里脱销。 李奎 1月30日,从清镇乡下来贵阳做出租车司机的李奎上完白班,回到40平米的租住房中。他的妻子已经怀孕7个月了,他需要为这个即将扩大的家庭贡献更多。 刚进家门,妻子告诉他,她今天下楼出门的时候,有一辆系着绿丝带的车停在她身边,问她去哪里,顺路的话可以免费搭载她。但很可惜,这一辆已经载有人的车并不顺路,她没有能够搭上车。 李奎说他当时心里震了一下。第二天,李奎就去弄了一根绿丝带,系在出租车的右后视镜上。 那天,他所免费搭载的人去的地方都不是很远。路程最远的是一男一女。在沙冲路地方,他看见一辆大巴车上下来一男一女,男的抱着那个女人,一个路人帮他们找车。 李奎开车过去问是什么事情,那男的说,请赶快送我们去医院。李奎让他们上车,一路开得飞快。“透过后视镜,看到她的眼睛一直圆睁着,对着我,都不会眨了一样,那个男人在给她掐人中。说实话,我也被吓到了。” 那天,李奎跑的是白班,250块的承包费,再加上油费,需要320块才能保本。一天下来,李奎大概免费送了十一二个人。除去免费送的人,他回去算了一下,只赚了8块钱。 那些天打车的人很多,如果想做生意,能赚上很多。在观水路那里,他看见有两个老人带一个小孩子站在路边,还有几个年轻人招手打车。李奎并没有停在年轻人前面,径直开到了那两位老人和小孩面前,让他们上车。 “即使当时没有绿丝带,我也会让他们上车的,站在那里太冷了。” 李奎和怀孕的妻子住在贵阳二桥附近的出租屋里,每月房租400块。 17岁的时候,李奎就开始工作了,因为家里穷,高中没念完。在跑出租车之前,他做过中巴售票员,还在酒店当过服务员。尽管父亲是村支书,家里的收入仍是很少的,李奎每回去一趟,都要拿几百,或者上千元给他们。 老家的地里冬天种有油菜。在平常,一季油菜,能够卖到两千块钱,“这次凝冻损失了三分之一,700块钱没了。” 春节的时候,李奎回家过年。村子里的电线杆倒了,入夜,一片漆黑。家里人是点着蜡烛过的年。以前的除夕,热闹得很,每家每户都会睡得很晚,那天,到晚上11点,大家基本上都睡觉了。 没睡的人围在火边,烧的是柴。煤,太贵了。 彭霓 虽然由于凝冻,彭霓的建材生意处于停滞,但他还是经常到厂里看看。 1月29日那天,听到有关绿丝带的消息时,彭霓正在家休息。他便出门领了一根绿丝带,系在他那辆草黄色的菲亚特派力奥上。 1月30日,彭霓开着车出门,经过大西门,在妇幼保健院对面,正好看见一对夫妇,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孩。 彭霓停下车,问他们要去哪里?“他们一开始很茫然,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说不用担心,你们看到没有,我系有绿丝带,绿丝带是私家车提供帮助的活动。” 彭霓问他们去哪里,他们说去三桥。彭霓当时正好要回家接孩子打针,他的孩子也是那段时间生病,约好了时间打针,并不顺路。彭霓表示了自己的歉意,说只能送他们到紫林庵附近。 这对夫妇当时很着急,掏出钱给彭霓说,师傅,麻烦你了,把我们送回家吧。彭霓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如果没有急事的话,一定把你送回家,因为自己孩子也生病了,真的没有办法。 彭霓想到了贵阳交通文艺广播电台的热线电话,他对这对夫妇说,可以通过广播这个平台把这个信息发布出去,看看哪些司机顺路经过把他们接走。彭霓马上打电话,打了差不多有5分钟才打进电台。 贵阳交通文艺广播电台正在做节目的主持人娜娜通过广播说:“此刻我们有一个爱心的传递,请您注意了,这是贵AF牌照7575的彭先生,他在带孩子看病的途中,发现一对带着初生婴儿的夫妇要到三桥,但是因为他要带着孩子去看病嘛,所以只能够到紫林庵。如果收音机旁有要到三桥的私家车主,及时与彭先生取得联系,来进行一个爱心的接力。” 没过多久,娜娜在广播里又说话了:“刚才播放了一条爱心传递的消息,很多的朋友都响应到其中来了。其中贵AV牌照8383的安先生目前已经和彭先生联系上了,正前往紫林庵进行交接。” 过了十多分钟,两辆车完成交接,刚出生的孩子和他的父母得以继续上路。 彭霓觉得自己参加绿丝带活动和家庭影响有关。他的父亲、爷爷都是一些比较谦和的人,“热心肠,喜欢帮助人。” 彭霓说小时候获得的一次帮助令他印象非常深刻。那个时候,彭霓10岁,一天,父亲带他和哥哥去黔灵山钓鱼,鱼没有钓到,他就跑到小溪里面去捉鱼,踩到了水里残破的玻璃瓶,脚上被划了一个大口子。当时有一位陌生的叔叔抱着他跑出黔灵公园,去医院缝了三针,就走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以前年纪小,觉得父亲就是一切,是我的靠山,那次的经历让我觉得,但还有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关心我,那种感觉很难忘,就像一个影子一样,一直跟着我。”彭霓说。 彭霓的小孩去年出生,已经10个月大了。“我自己也有小孩,我要给他怎样的教育?我让他要有爱心,我自己如果不做好的话,光是给他说是没用的。小孩像一张白纸一样,给他写上什么东西,他就会记在心里面。” 对于贵阳人的这次表现,彭霓感到惊喜。“贵阳人的名声以前并不怎么样,这次我觉得这个社会在进步,贵阳人的素质在提高。”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