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提供民间慈善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03:55 南方都市报

  

深圳提供民间慈善样本
漫画/邝飚

  过去人们提到深圳,总是会例数这座城市创造出的巨大经济效益。如今,这座年轻人众多的先锋之都正以日渐形成的清新、文明、博爱的城市品格,催生和不断壮大一批民间慈善组织与个人。尽管民间慈善在这里也同样遭遇着步履维艰甚至地位尴尬,但丝毫没有影响这些组织和个人的慈善热情。令人期待的是:深圳的民间慈善模式正越来越受到官方高层的关注与认同。

  民政部官员:深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在今年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高调表态:“深圳的慈善事业在发展水平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的各类民间组织在慈善事业发展上是活跃的,起了重大的社会作用。”李立国认为,目前中国登记在册的34.6万个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兴力量,“深圳市居民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上升到民间组织形式和注册形式,实现了规范管理、对接服务、有效服务,也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李立国对深圳的民间慈善关注已久。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李立国也曾表达了他对深圳民间慈善的欣赏与认同。如果说李立国是站在国家主管官员的宏观立场上盛赞深圳,那么,作为深圳市民政局局长的刘润华更多的则是对深圳慈善发展进行思考。刘润华认为,“经济的发展,为慈善事业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深圳市民是充满爱心的。目前,深圳募捐的渠道主要通过官方动员,但更为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在慈善募捐的过程当中依靠民间力量,这是当前民政部门正在积极考虑的问题。”

  刘润华对深圳的民间慈善充满信心:“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中国各地人士南下深圳首先是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打拼,但在他们富裕后,更多的人是用自己的爱心回报亲人和社会,而这种精神正在成为深圳人的主流精神;深圳慈善事业刚起步,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也需要整合各种力量,共同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深圳经验能否为慈善立法提供依据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对深圳的民间慈善也颇为关注,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深圳有着巨大的关爱潜能。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经济发达,已发展成为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中产社会。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深圳,愿意关心关爱他人、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越来越多。”

  官方的声音与包括八分斋在内的民间慈善事业组织者的探索实践相通相契。八分斋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感言:“未来的中国慈善,应该是在健全的慈善法律环境下,由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但侧重于管理,而由社会慈善扮演主要执行角色的慈善状态。其中行政慈善、商业慈善、民间慈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这是八分斋心中有关慈善的愿景,也是很多民间慈善实践者们的愿景。

  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杨澜一直是民间慈善发展的关注者,而她思考最多的则是一个“民间慈善合法的问题”,这么多年来,国内的众多民间公益组织普遍存在着“合理不合法”的情况,这成为不少“慈善风波”的始作俑者:“绝大部分的慈善组织都没有得到一个合法身份。这个现状不改变不仅将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还会导致这些机构在筹措资金方面出现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民间慈善组织已经出现了资金不透明、市民不信任等问题。”杨澜多次呼吁:慈善立法已刻不容缓,只有慈善立法才能让民间慈善“名正言顺”。

  此次八分斋“北京之行”恰与杨澜一同参与对话,八分斋坦言:杨澜的忧虑也是多年来他在深圳的期盼。“民间慈善的优势在深圳体现得淋漓尽致。深圳经验完全可以为慈善立法提供依据。”

  本报记者 陈彦炜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