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校园将增传统剧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02:28 京华时报

  今后,京剧传统剧目的比重将增加。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昨天,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特地为43名委员关于“京剧进校园”的联名提案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教育部官员在会后明确表态,将接受委员意见,在京剧义务教育试点过程中增加传统京剧的数量。(更多精彩新闻 请访问京华网www.jinghua.cn)

  和今年政协举办的前两场办理协商会不同,昨天上午的会议是单一围绕1870号提案的专场办理协商会,近百人参与会议。1870号提案就是在两会期间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小学生京剧义务教育内容要慎之又慎》提案,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委员牵头、其他42名委员签名提交。提案建议增加传统剧目,由戏曲学校老师参与教学以及组成专家小组进行评估。

  在会上,提案人、专家、操作者和部委领导针对剧目选择、调整方向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杨贵仁在会后表态,在15首剧目进校园的同时,将组织相关人员把合适的传统剧目制成补充教材,争取在本学期发到实验学校。他同时指出,教育部也鼓励地方剧种进课堂,允许京剧与地方剧种在校园并存。

  ■各方说法

  >>提案人

  梅葆玖:家里电话被打爆

  作为提案的发起人,梅葆玖委员第一个发言。他说,当15首“京剧进校园”剧目公布以后,家里的电话被戏迷和朋友打爆,问他怎么选了这么多的样板戏。对此一无所知的梅葆玖决定要在两会上提出这个提案。

  他认为,要减少样板戏的数量,“可以有,但数量不宜太多,比如可以从9首降到三四首”。

  梅葆玖特别说明:“千万不要因为提案搅黄了这件事,我们不是来‘打架’的,而是来商量的。”他希望不要因为调整剧目,而停下“京剧进校园”的脚步。

  >>专家

  高钢:应建立监测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建议,成立类似议会的机制,对京剧进校园的进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实时调整。

  >>教师

  刘鹭:实行1+X模式

  中关村一小京剧教师刘鹭提出了一个设想,即“1+X模式”。1是指固定剧目,X是指选修剧目,可以是地方戏,也可以是其他优秀剧目。这个想法得到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杨贵仁的认同。

  >>操作者

  吴江:样板戏确实过多

  作为这次京剧教材的编写者之一,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委员承认,因为要赶在开学时把京剧教学试点推开,时间紧迫,所以在剧目选择上也许不够细致,样板戏的剧目确实过多。“造成今天开这个会,我是有责任的,应该受到批评。”

  他介绍说,在选择剧目时和戏曲、教育和教材方面的专家商讨过,当时之所以选择这么多的样板戏,主要是考虑到通俗性,为了让孩子容易接受。“现在孩子的父母都会唱这些唱段,可以在家里形成一起哼唱的互动气氛。”

  在会上,他提出建议,一方面“京剧进校园”的工作继续进行,“一旦停下来,会有更大的误解”。另一方面,在会后组织一个班子去选择优秀的传统唱段,马上录制成补充教材,然后在实践中检验筛选。“如果顺利的话,半个月就能完成补充教材的工作。”

  漫画 李涛

  ■官方态度

  >>教育部

  要听取专家意见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介绍,“京剧进校园”是常规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并没有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如何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唱段需要反复斟酌,并需要经过实践检验。选曲过程在客观上说时间较紧,教育部基本上是听取了中国京剧院的意见。 “遴选剧目是第一次,难免有不完善的地方,教育部会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依靠专家来推动这项工作。”

  >>文化部

  两个比例不适当

  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认为,此次“京剧进校园”在剧目选择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方面表现在传统戏和样板戏的比例不适当,另一方面表现在京剧各个流派和行当的比例不平衡。“梅委员这方面的意见可以吸纳,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教材。”

  但对于梅葆玖提出的由京剧学院师生去教京剧的意见,陈晓光认为为数不多的京剧院校不能够满足中小学的需要。对于地方剧种进校园的建议,陈晓光提倡向广东学习,通过编写地方教材的方式进校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