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谈教育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22:50 CCTV

  胡小燕:还有就是劳动保障。刚才教授都提到了,就是我们买保险,我们以一个例子为标准,有时候我们买十五年的保险,他买好之后,后面的可以享受后面的一切,一次存进去后半生可以不用顾虑了,假设他买了十二年,因为家里有什么事,或者特殊情况,因为我们作为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工作流动量都是很大,流动性都比较大,他要去一个城市,刚才上海这位代表都说到了,能够一卡通,就像身份证一样,在哪里都可以用,这最好。

  崔永元:选她也选对了。

  胡小燕:所以这方面,我在3月7号那天,我就跟总理全部都一一汇报了。

  崔永元:这个都说了?

  胡小燕:都说了。

  崔永元:十分钟不够。

  胡小燕:够了,因为我念稿很快。

  崔永元:我们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姜司长,她说到了教育问题。

  姜沛民:这个问题主持人刚才说了,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进城的孩子,随迁的这些孩子能不能及时地、平等地接受城里的义务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大量留守在农村的孩子,能不能得到一些特殊的关爱的问题,其实国务院领导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对进城这个问题,国务院从2001年就明确了两为主的原则,一个是叫流入地政府为主,一个是全日制公立学校为主,首先明确了这批孩子的义务教育谁来买单,虽然是政府买单,哪一级政府买单,现在明确是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另外就是所有全日制的公立学校为主,我们每一所公立学校承担这个责任,他不应该歧视,不应该有任何的不接受的理由,

  崔永元:姜司长,其实学校要想不接受,有一百个理由。

  姜沛民:现在这个问题可能有两个方面,就是说义务教育,现在从义务教育法来讲,他就近入学,国家肯定给他指定大概一个公立学校的地方,如果涉及到他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学校,涉及到城里一个择校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他会有各种理由会让你,不光是农民工进不去,可能一般的择校也不好进,他有个资源的问题,能不能饱和,就近入学提供了一个保障的机会,严格来讲是应该流入地能够提供的,但是我们一些大城市,超大城市,这个问题上由于他的资源有限,来的人比较多,可能在目前接受上还有一定的困难。据我们了解,像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地方都是急剧增长,像北京2000年的时候农民工的子女到北京来的不到十万,2006年就增加到40万,就增加了四倍。

  崔永元:我觉得您的态度也是实事求是的,就是说面对这个困难很难一下子解决。

  姜沛民:有个过程。这个问题我觉得本质上还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是一个政治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的承载力的问题,他就不应单从教育来讲,应该这个孩子走到哪里都应该接受教育,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情,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觉得应该是随着城市的整个规划,整个的发展,然后纳入这个统一规划,因为它涉及到将来户口、社会保险一系列的问题的综合解决,教育是其中的一环,因为单就教育而言,接纳这些孩子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解决了以后,后面还是一个动态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对城市是一个挑战。

  崔永元:我觉得您这也是一种做工作的方式,比如能解决的我们承诺解决,不能解决的把实际情况告诉大家,求得大家的理解。这也是一个好的方式。

  姜沛民: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也是比较关注这些问题的,这个问题就是由于父母的不在,或者说家庭教育的某种环节的一些缺失,还是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我们不把这些孩子作为问题儿童,但是这些孩子确实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一些特殊的需要,应该给一些特殊关爱,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我们要为农民工子女要做实事的事情,就是要在农村建立大量的寄宿制学校,因为父母不,对农民工孩子来讲,可能能够寄宿是一个比较好现实的条件。

  崔永元:我们今天请到了三位观察员,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唐钧先生,大家已经认识了。来自三联生活周刊的李鸿谷先生。还有全国人大代表王元成先生。欢迎您。李鸿谷是不是先谈谈你今天面对面,看三个农民工代表,你的感受。

  李鸿谷:我先问三位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说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们如果不能从事你们现在的工作了,你们是有什么样的选择,是回到农村呢,还是在你们各自的城市留下?

  康厚明:这个方面,根据二十年之后,没有上班那个时候的情况,那个时候如果经济有一定的存款,有一定的储蓄,他应该就在城里安家的多,因为农村现在田也要不了这么多人做,现在的田,差不多农村三分之一的人种地就可以了,他回家也没有这么多田来种。根据他的条件,如果他的钱多,他就可以在城市,大的城市买房子,如果他钱少一点,他就会在县或者是甚至自己镇里面买。

  李鸿谷:你们两位呢?

  朱雪芹:我个人,因为我家已经安在上海了,所以我是不回去,但是以我们这个群体来说的话,就涉及到我刚刚提到老有所养这个问题,因为像我这样的话毕竟还不多,不能代表整个农民工的群体,说老有所养,而且在我们农民工当中比较突出的话,四加二加一模式尤为突出,所以说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同时还要照顾一个孩子,所以老有所养这个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他也可以安度晚年,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可以减少压力。

  李鸿谷:胡小燕呢,会回去吗?

  胡小燕:我可以说是代表我们整个群体吧,我相信我们大多数的人到时候真的是不能到打工那一天,可能都是回到自己的故乡,但是回到自己故乡,但是都是刚才跟康代表说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可能寨镇上或者县上买房,但是我相信大部分还是会在他自己的农村,但是在农村的同时,就有很多问题存在了,第一,他那个时候没有资金的来源,资金来源没有了,如果说没有这份保险的话,就涉及到养老的问题了,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的下一代有可能,像我们这个年龄,下一代那时候已经都成家了,成家立业,他们的负担已经很大了,所以这方面就是说,我肯定站在大多数人来说。

  李鸿谷:我刚才觉得你们几位讲的是未来的问题,一个是你们的未来问题,你们二十年之后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你们孩子二十年之后的问题。

  朱雪芹:还有我们父辈的这个问题也需要解决的,因为他们解决了对我们压力就轻了,他们已经解决,我们以后肯定也会解决的,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他是从一个箭头下来,一个箭头,这是相连的,这三个。

  李鸿谷:其实我现在想问一下劳动部的部长的问题,我刚才讲的是什么呢?我们刚才讲特别多的是具体的问题,什么问题呢?比如说养老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孩子教育的问题、工伤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我们过去从70年代末开始,农民工进入城市所积累的一系列问题,是我们过去积累的成本,但是我们其实可能在这个时刻我们要往前看,未来二十年之后,我们对农民工,对农民工或之下的城市化,我们有什么样的战略选择?我不知道部长会怎么考虑这个问题?

  崔永元:鸿谷,我有个提议,因为今天国务院农民工办的副主任汪志洪先生就在现场,能不能让他说?这应该是您的职责,你就是农民工办的副主任。

  汪志洪:可以,刚才这位专家说的问题我可以说几句。农民工问题确实由来已经很久了,从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大城市的承载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既要保证农民工将来老有所养,同时也要考虑这个城市的承载能力,尽量多发展一些小城镇,中小城市。

  崔永元:王元成代表是2003年开始当选人大代表的。五年过去了。

  王元成:这是第六次来参加人代会的。

  崔永元:您评价一下这些新代表。

  王元成:应该说是在没来北京开会以前,我从媒体上已经看到了,胡小燕代表、朱雪芹代表、康厚明代表,他们三位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应该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崔永元:应该说一下这个背景,您当代表的时候也是农民工代表。

  王元成:因为我和他们都有相同一点,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比较激动,比较高兴,通过我这些年来的经历看,包括这三位代表来到北京以后,确确实实都是每天都被众多的媒体包围着,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说句心里话,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肩上的这种担子。再一个就是,我们既然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怎么能发挥好作用,这么多媒体来关注我们,不是关注我们几个人,是关注我们这些人怎么能发挥作用,怎么能发出这种声音来,发出这种声音,被社会,被媒体无限地放大,能够让更多人关注着我们这个群体。所以说作为我个人来讲,也算不上什么经验,实际上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而已。

  崔永元:谢谢。我们今天的谈话结束了,再次感谢三位代表,感谢现场所有的朋友,谢谢你们。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