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保证农民“看好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06:4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上涨。

  让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摘自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成都在建立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同步开始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着重解决农村“看病难”,让农民“看得起病”,还要“看好病”。

  上调报销比例 提高保障水平

  2003年,成都开始在都江堰市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4年,成都在全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每人缴纳10元钱就能享受到相应的医疗卫生保障。截至2007年底,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559万人,农民参保率超过96%。

  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若春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广覆盖,改变了农民自掏腰包看病的历史。“我们曾经到农村很多地方调研过,农民对此非常欢迎。”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农民个人仅缴纳20元,报销比例最高上调到65%,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定额补贴标准也从每人500元提高到每人600元。

  记者获得最新消息,温江区新农合医疗筹资标准将提高到200元,农民生病住院的报销比例将提高到80%以上。

  卫生院“转型” 服务更好药价更低

  在成都,随意走进一家乡镇卫生院,你都会看到经过改造的大楼焕然一新;市财政更统一为每个卫生院配备了“七大件”———救护车、X光机、B超、心电图、心电监护仪、半自动生化仪和多功能产床位。截至2007年底,212个这样的卫生院已完工投入使用,而成都14个郊区(市)县共22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都将达到这样的标准,政府为此筹资近4亿元。为让农民“小病不出村”,2006年成都还启动了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2365个标准化村卫生站的建设。

  张世兰是新都区石板滩镇的居民。她告诉记者,以往孩子感冒都不敢在镇上的卫生院看病。“条件差,药价还贵。现在卫生院改造后,条件好了,医生态度也好,药价和外面也差不多,我们用不着跑这么远了。”

  2007年底,成都市又出台了《关于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将全市各乡镇公立卫生院逐步发展为集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后,还将进一步规范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成都市还决定,在未来3年内每年从医学院校招录600~800名卫生技术人员补充到乡镇公立卫生院。预计到2008年底,全市将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乡镇公立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对此,童若春代表说,成都市当前应着力在“软件”的提升上下工夫,在医卫人员的配置和质量上向农村倾斜。而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则建议,政府可投入资金,对每年从医学院校招录的这600~800名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化训练,并建立回报机制。

  完善保障体系 共享医疗服务

  在成都,无论城乡,所有中小学生和婴幼儿每年缴纳40元即可获得最高8万元的医疗资助。2007年,全市少儿互助金参加率达到87.3%,为135万名少年儿童提供了庇护。这年秋季,成都更将外来流动人员子女纳入少儿互助金网络。

  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到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住院互助金和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成都全市已有970余万人进入医疗保障体系,占全市总人口的93%。

  2007年起,为解决没有任何劳动关系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成都还颁布实施《成都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标志着成都正在实现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钟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