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养老保险期待“全国漫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02:40 浙江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省级统筹步伐,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异地转移问题成为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他们纷纷建言献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早日在“全国漫游”。

  养老保险应全国通缴通兑

  全国人大代表、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夏士林:

  这些年来,为保障农民工的正当权益,使他们能老有所养,企业为他们缴纳了各种社会保险。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但许多农民工并不看重,很多人不愿意参保,还有的参保后又退保。

  我发现,导致农民工尤其是外来农民工不愿意参保的主要原因,就是养老保险无法在国内各地通缴通兑。农民工认为,他们工作的流动性大,流动的范围广,最终的退休所在地很难确定,一旦工作地方换了,养老金跟不过去,就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障。

  这种想法是有其合理性的。目前,农民工几年内分别受雇于多家企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养老保险等社会性保险的转移手续也相当繁琐,许多人不知道怎么去办,往往在一个地方参了保,临走时只是将个人账号的钱提走,保险就此终止。更难的是,各省、市的社会保险标准不同,转移手续也不同,有的地方还对养老保险金转入自行设置条件和门槛,人为设置转移障碍。

  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会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若干年后那些退保人员无法获得正常的养老保险金,还会产生社会问题。因此,我认为,要加速推进养老保险金转移支付机制,实行养老保险国内通缴通兑制度。

  三大障碍卡住“全国漫游”

  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薛少仙:

  为解决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转续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

  我认为,要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漫游”,目前还需要解决三大障碍:一是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制度下,转入地不愿接收。现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下,养老保险转移时只转个人账户,不转统筹基金,统筹基金留在转出地,转入地要承担职工退休后的资金。从局部考虑,为减轻当地财政的压力,一些地方设置了一定的准入门槛,拒绝部分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转入,影响了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二是一些地方建有区域特点的地方性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有些地方除了执行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外,还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了地方性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于这些制度保障程度和缴费水平高低不一,制度之间很难对接,参保人员一旦发生流动,养老保险关系就难以转移衔接。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三是落后的管理设备和手段,制约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由于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各统筹区域内管理自成系统,数据难以实现共享,导致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只能通过多个环节的人工办理,费时费力。转移过程中也会由于转接环节衔接稍有不周,就造成信息缺失。

  一张社保卡“走遍全国”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纺织材料实验室主任 吴子婴:

  今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对规范企业行为、保护劳动者,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制度,无法实现社保异地转移的问题非常突出,成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一个障碍,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企业的发展均不利。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令人振奋。但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要实现这个最终目标需要一个过程,因为目前不少具体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尚未形成和完善。

  我认为要逐步实现全国通存通缴的目标,在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工作地缴费,分段记录,退休地发放,全国结算”思路,尽快建立全国社保结算中心,为流动的劳动者服务。为每位劳动者建立一个统一社保卡,一卡一号,终身不变,卡随人走,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结算。退休后的劳动者可以在定居地领取应得的养老金,再由中央的核算中心牵头,实现各省市之间的资金流转和结算。

  为了给劳动者提供方便、减少成本,还要尽快实施社会保险全国联网,通过网络实现异地资料查询和确认,简化异地转移的手续,避免劳动者为转移社会保险两地来回跑。同时,在过渡时期,企业可按实际参加社保人数缴纳保费,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