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红河州组织科考队搜寻印支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01:40 生活新报
印支虎(资料图) “我们这里以前肯定有印支虎,经常发生伤人伤畜事件,最后一次见到印支虎是2000年,现在有没有,我不敢肯定,但我认为应该还有。”昨日,红河州绿春县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白作文透露,下周起,一支由保护区16名工作人员组成的科考队将正式启动印支虎的调研工作,搜索消失八年之久的印支虎,整个调研工作将持续三个月。 印支虎曾频现黄连山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绿春县中南部,属哀牢山南延余脉,1983年建立,2003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颊长臂猿、印支虎、马来熊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等。历史上,这里曾是印支虎频繁出没地。在保护区工作了20余年的李核中回忆:“小时候我外婆讲,她给门口的大黄狗喂饭,黄狗饭还没吃完,就被一只老虎给叼走了。黄连山山脚下的村民把牛赶到山上吃草,也经常被老虎吃掉。70年代时,老虎下到山脚的的松村咬死了人,我父亲当时在边防派出所工作,参加了猎杀老虎行动。他们几个警察拿着冲锋枪爬到树上,用牛做诱饵,守了很长时间打死一只老虎。”李核中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听到或看到印支虎伤人伤畜的事情。 保护区内最后一次见到实体老虎,是在2000年9月。据保护区科研所何疆海所长介绍,橡胶厂的胶农上山割胶时,看到一只鲜血淋漓的断虎腿夹在铁夹子上。保护区管理局得知这一情况后,搜山发现了一具印支虎的尸体。“当时天气很热,发现时尸体已经腐烂了。我们测量了一下,这只印支虎身长1.8米,身高1米,尾长0.83米,体重约180市斤,是只雄虎。”何所长翻阅了当年的记录说,估计这只老虎是被夹子夹住后,咬断后腿,后来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亡。不过,去年还有村民反映说夜间听到老虎叫,但是否是印支虎仍有待考证。 “搜虎”持续三个月 自去年北京师范大学张立副教授拍到全国首只印支虎活体照片后,印支虎一时间成为科研届聚焦的热点。日前,我省林业厅已组织开展了印支虎种群及其猎物前期调查工作。继铜壁关、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相继派人进山搜虎后,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搜虎工作已提上日程。昨日,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白作文介绍,他们已选定16名进山搜虎的科研人员,下礼拜一正式展开调研工作。 “整个调研工作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走访搜集资料,第二阶段是建立检测样线,最后一个阶段是搜索并整理数据。”昨日,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何疆海所长介绍,保护区已派4名工作人员前往版纳参加印支虎调研培训。下周一开始,16名工作人员将分成四个小组,由这4位工作人员带领,前期走访保护区附近的150多个村寨,搜集关于印支虎出没区域的资料,这个访谈工作约为20天。待资料搜集完毕后,科研组将制定出具体的检测样线,正式进山搜索老虎。 设备缺乏成最大难题 当问及保护区是否还有印支虎时,白副局长、何所长不约而同地认为,“应该还是有的。”但是,老虎活动范围太大,一天的活动范围大概在160平方公里,而保护区又和越南临界,所以保护区内到底分布着多少印支虎,这个数据是没法统计的。另外,保护区在开展“搜虎”的调研工作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首先,保护区内没有村寨,所有队员的生活用品都只能是人背马驮,估计每天得走上30公里,人力比较辛苦,物资比较匮乏,这个还是次要的。”何所长说,工作队最大的困难就是科研设备的落后。目前,保护区只有一架数码相机、两台望远镜,专用于搜索动态活体的的夜间自动拍摄的红外线感光相机和GPS定位系统,保护区都没有。“现有的设备只是针对静止的植物拍摄,缺乏追踪动态活体的科研设备,这直接给印支虎的调研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编者注:印支虎分布在泰国的中间,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也能发现印支虎。在这一范围内,印支虎生活在少有的山地和山区的森林中,这些地区往往在两个国家的边境处。科学家估计约有1200-1800只野生的印支虎,还有大约60只生活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中。) 本报记者 毛翠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