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解放思想应破除对西方模式的迷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02:42 第一财经日报

  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改革的动力和阻力已经发生改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在昨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的2008年“全国两会”解读会上表示。她认为,30年前改革的动力是底层民众,阻力是中上层,而30年后,改革的动力和阻力发生了变化。

  李玲认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最激动人心的就是思想解放,“温总理总结过去5年政府工作的时候第一条经验就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而且他在答记者问的时候,用了王安石著名的话。背景是什么呢?”

  李玲说,30年前的改革动力是底层的民众,改革是从小岗村开始的,是民众自发的,当年改革主要的阻力是在中上层,或者说我们当时要突破“左”的束缚。

  “但是30年以后,改革的动力和阻力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是上层不断要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李玲表示。

  李玲认为,改革下一步到底改什么以及怎么改,社会还没有形成共识。所以解放思想实际上是为我们下一步的改革找好路,为下一个30年的改革找到方向。“我个人认为,我觉得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迷信,破除多方面的迷信。”

  首先是要破除对市场的迷信,对西方发展模式的迷信,对30年以来我们自身经验的迷信。李玲说,要从那种原始的市场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的文明能够创新市场的形式。

  其次是破除对西方发展模式的迷信。李玲说,从1840年到今天,中国的仁人志士一批批地在向西方学习。在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应该对中国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走向世界。

  对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也表示赞同,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全世界不仅承认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而且现在正在总结中国的经验,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件事情本身就证明了全世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中国经验的宝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