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自来水 流到农民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3日02:40 浙江日报

  本报讯 (宁海县新闻中心 陈勇 记者 蒋勇) 眼下,宁海县梅林、桥头胡、西店等乡镇的农民不再像往年那样为吃水发愁,这一带的农村已全部纳入宁海城区“水网”,农民喝的是和城里人一样的清洁自来水。

  宁海县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兴水惠民工程,到目前投资已超过21亿元,造福30多万城乡居民,全县有70%的人口喝到了城乡一体的网供优质水。

  宁海县水资源丰富,但过去由于缺少水库等拦蓄工程,降水白白流走。“守在水边没水喝”成为宁海县工程性缺水的真实写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喝水难一直困扰着宁海经济社会发展。像桥头胡、西店等地,甚至把“给企业送一口水井”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

  “真正关心民生,就不能不解决水的问题;要发展宁海经济,也不能不解决水的问题。”宁海县委书记林静国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宁海县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成库容达0.85亿立方米的西溪水库,使西溪水库和黄坛水库形成梯级供水的格局,为宁海城区、黄坛、梅林、桥头胡、临港等地建起了容量达1亿立方米的“大水缸”。东部力洋水库的加固工程完成后,日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长街、车二巷水库等也正在抓紧建设中。这些工程的兴建,使宁海县的水源供给能力达到每天40万吨。

  有了水源,还要能输送到居民家中。为打通“水网”供水的瓶颈,宁海在东西南北分区域建设水厂。日供水能力16万吨的黄坛水厂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将于明年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宁东水厂、宁北水厂、岔路水厂、临港水厂等一批水源、供水工程相继建成,城乡一体的供水网络已基本形成。

  (下转第二版)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