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两会精神”抓好五件大事(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3日04:54 华龙网-重庆商报

  五年看头年,抓好五件大事

  薄熙来说,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重庆的事情办好。改革开放30年,东部地区先行先试、走在前列;中部地区你追我赶、势头良好;西部地区奋起直追、后劲十足。在这种形势下,重庆要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就要有改革开放的精神状态,拿出重庆人应有的精气神,在直辖10年发展的基础上再鼓一把劲,扎实抓好关系全局的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全市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扎扎实实地干出一番新业绩。

  薄熙来指出,凡事不能等,要抓个“早”字。今年是重庆新一届政府的头一年,也是实现“六个翻番”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一定要苦干出实效,实现开门红,重点抓好五件大事。

  第一件是开放。薄熙来说,开放让中国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东南沿海、中部地区,都通过开放获得了伟大的进步和跨越式发展。直辖10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整体开放度还不够,利用外资也不多。重庆虽地处内陆,但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又处于中西部的结合部,走开放之路,借势跨越发展,完全有条件、有可能。我们一定要做好开放这篇大文章,通过扩大开放,把重庆经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件是统筹城乡。薄熙来指出,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可以做很多很好的文章。京津沪3个直辖市的农村面积,加起来还不及我们一半,农村总人口更是远远低于重庆。因此,搞好城乡统筹对于重庆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未来五年、十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必须完成的一篇大文章。这篇文章难度很大,但做好了,则有全国性的示范意义。

  第三件是移民。薄熙来说,三峡库区移民,85%的任务在重庆,重庆人民贡献很大。现在“搬得出”基本完成了,“稳得住”还在过程中,“逐步能致富”则刚刚开始,真正做好移民这篇大文章绝不轻松。我们要对移民长期负责,绝不能把他们搬出来就完了,有没有本领让他们富起来,是一个重大考验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做出回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第四件是城市规划建设。薄熙来说,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中,专门强调了城市规划建设。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城市规划建设大有可为,完全有条件建成一个大家公认的宜居城市,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一个交通顺畅的城市,甚至变成一个森林城市。重庆人要敢想,敢想是前提,敢想才能敢干。一个有希望、有活力的地方,要敢于设想和设计自己的美好未来。很多伟大的科学发明,都是从“假想”开始的。

  第五件是关注民生。薄熙来说,民生问题是这次全国“两会”的热点,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民生问题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农村人口多,困难群众也较多,关注和改善民生更应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物价问题。物价居高不下,群众生活压力较大,今年各级政府一定要打一场稳定物价的攻坚战。

  形成全市上下谋发展

  求进步的强大合力

  薄熙来说,五篇大文章,每一篇都是硬碰硬的攻坚战,都是系统工程。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全面推动重庆改革发展,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大好局面。各级人大、政府、政协,都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自觉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积极发挥作用,富有成效地做好工作。

  薄熙来指出,调动全市人民的智慧,把重庆的事情做好,就是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在新一轮的大发展中多做贡献;坚持干事创业、真抓实干,进一步形成全市上下谋发展、求进步的强大合力。各区县要通过落实“两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