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小平发话将我无罪释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02:50 北方网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小平发话将我无罪释放
  有些人讲傻子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年广久不服输地对本报记者说:“我还没老,傻子永远没过去,我要是大干,谁也干不过我。”本报记者杨长虹摄

  “年广久简历”

  1937年出生,安徽人,“傻子瓜子”品牌创始人。因邓小平多次在高层提及此人并收入《邓小平文选》而闻名全国,号称“中国第一商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注释第43条,这样解释“傻子瓜子”:“指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家个体户,他雇工经营,制作和销售瓜子,称为‘傻子瓜子’,得以致富。”

  年广久曾三次入狱,其罪名分别为“投机倒把罪”、“牛鬼蛇神”、“流氓罪”;三次被邓小平点名(《邓小平文选》收录了其中两次)。分别为1980年,1984年,1992年,这刚好是改革开放的三个重要转折点。年广久命运的起承转合被认为暗合着我国个私经济的发展进程。

  邓小平三谈“傻子瓜子”

  1 1980年,邓小平看到了杜润生送来的“傻子瓜子”问题的调查报告后,当时就对个私经济发展给予肯定,并对一些人对姓“社”姓“资”的争论,表示要“放一放”和“看一看”。这是邓小平最早谈到的“傻子瓜子”问题……

  2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3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谈到了“傻子瓜子”问题:“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作家吴晓波在著作《激荡三十年》中写道:“在1978年到2008年的中国商业圈出没着这样一个族群:他们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韧而勇于博取。”年广久正是他们中典型的一位。

  他的身后总是不乏不屑甚至鄙夷的目光;他目不识丁,却认为自己深谙实践中的经济学,靠炒瓜子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成为百万富翁;他的四次婚姻成为人们的笑柄,但他仍认真地把自己与第四任妻子的婚纱照印在名片上,而名片背面则印着邓小平关于他的讲话。

  他成就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小产品大行业———徽派“炒货”。如今在一个很偏僻的村庄,你也可以看到洽洽的身影,其实这项荣誉本应该属于傻子瓜子。在洽洽等其他后起之秀纷纷实现现代企业集约化经营的时候,在与儿子之间进行的傻子商标争夺战中,傻子瓜子却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两年前大儿子离奇死亡,似乎加重了年广久身上的悲凉色彩;虽然他认为自己雄风仍在,并于一年前宣布重出江湖,目标是大干20亿,但他依然在坚持“作坊式”生产模式,甚至在芜湖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加工厂,在郑州的两家炒货厂据反映也只有二三十人的规模。现在专营店卖的瓜子都是徒弟们的炒货厂供给年的。

  如今在外面冲锋陷阵的是他年轻的第四任妻子,年广久更多的时间是和徒弟们打打牌,陪着只有8岁的幼子(广九共有5个儿子,幼子为他的第四任妻子所生)。

  1982年的时候,年广久就靠炒卖瓜子,赚了100万。阴雨连绵的时候,他藏在家里的钞票都发霉了,太阳一出来,他就不得不把装满钱的麻袋扛出来,一张张晾晒。71岁的年广久说起这个细节的时候,总会咧开嘴,像孩子般烂漫地笑,得意之情跃然脸上。

  现在,他身边没有保镖,也没有私家车(他解释说车被妻子开到郑州忙生意去了),手里举着一部显然已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砖头手机,而且电池性能老化,他不得不一进门就找电源充电。看起来他和这个中等城市里的其他老人没有什么分别,只有倔强精明的眼神让你感觉到,这是个不容易妥协的人物。

  对于他来说,陷入往事是一种快乐。他慷慨激昂,神采飞扬,大口大口地喝白开水,浓重的芜湖口音震得整个房间嗡嗡直响,认真投入的表情宛若在万人主席台上演讲。

  毕竟,他拥有这个小城其他老人没有的经历。他的一生,跌宕甚至被人不屑,然而精彩。(来源:南方都市报)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