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职能究竟是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13:24 《环球》杂志

  评级机构职能究竟是什么?

  在金融理论模型上,这样的运行机制似乎可行,这也是为什么次级债可以付诸实施的原因。

  对此,章政指出,“目前,纷繁复杂的金融理论与分析工具,其实存在某些简单的缺陷”。这些缺陷都是远离分析模型的外生变量,例如油价上涨等影响经济波动的不可控因素,一般在理论分析中是很难做到精确无误的,甚至可能不会被考虑。对这些因素的忽略使得信贷链条传导成为一种“刀刃”上的平衡。一旦经济面出现波动,在前期信贷透支与后期信用无限扩大的双重作用下,次贷危机的爆发就会成为必然。

  从这个角度看,由于提供的服务、产品与信用直接挂钩,信用评级机构不仅会承担其自身的责任,而且很容易成为整个链条信用问题的“买单者”。

  “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华尔街贪婪的投资文化。”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女士对《环球》杂志说,信用评级机构所做的,似乎就是以其量化指标,令贪婪的投资者们能够“自信”地疯狂下去。

  导致评级结果出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体系信用监管的缺位,而这一职责的履行者应当是政府。作为金融品交易中承上启下的商业机构,评级公司很难在集体发烧的环境下独善其身。政府的无作为,虽然体现了美国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却同样会埋下种种监管缺位的隐患。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政府的职责,而这无疑是危险的。因为他们作为市场参与者,不可能以完全中立的第三方姿态出现,做到举世皆醉我独醒。

  况且,评级机构的模型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这天然地决定了评级不具备判断未来投资风险的功能。另外,评级公司只能对其上游机构提供的“数据包”进行分析,而没有职责也没有能力去了解每一个贷款人真正的偿付能力。

  由此看来,无论评级机构是否存在迎合市场的行为,只要政府监管缺失、评级功能的局限性、投资者的盲从等因素结合起来,评级公司对市场的有限责任就无疑会被不断放大。

  次贷危机的爆发给几大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带来的冲击之大,在其上百年历史中也是少见的。

  近来,标准普尔、惠誉国际、穆迪等三大评级公司在内部管理、评级指标的优化等诸多方面均出台了一些举措,并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不久,将涉及上千亿美元的相关证券评级调低。

  标准普尔在2月份公布了27条调整措施,其中包括公司治理、评级分析、市场信息和投资者教育四个方面。

  穆迪也已开始行动。路透社2月初报道,穆迪可能改变对数千种抵押贷款和其他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评级方法,它们正考虑对结构性债券使用数字评级,代替目前的文字评级。另外,穆迪还将考虑增加风险因素打分,并有可能对那些评级结果出现大幅变动的结构性债券进行标注。

  惠誉国际则计划改变债务抵押证券的评级方法。惠誉董事总经理奥特勒表示,他们将有可能改变对债务抵押证券评级的假设。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