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唤醒深圳“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15:0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捐赠给深圳博物馆的20多年前的家乡来信,今天看来也许后生们难以想像,但“过来人”深有感触……

  文/记者 金璐 程伟 图/记者 王磊

  

两地书唤醒深圳“记忆”

  家书手稿

  

两地书唤醒深圳“记忆”

  改革开放初期家书信封

  一封封家书,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鲜明的时代。日前,刘丽根将自己保存了20多年的25封家书,捐赠给了深圳博物馆。再次翻阅这些书信,听着刘丽根将往事娓娓道来,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生活场景跃然眼前。

  艰辛日子里,家书成良药

  1982年,正是深圳大规模展开建设的时候。刘丽根所在的河源新丰江林业管理局要与深圳生产资料公司合办一个建筑材料公司,作为外派人员,20岁的刘丽根和另外两名同事从老家河源来到了深圳。“当时我们三个人坐在装木材的大货车里,路很难走,车子整整开了一天才到深圳。”说起当年的情景,刘丽根仍然记忆犹新,“来到深圳后,第一感觉就是‘条件差’:我们三个女生住在那家生产资料公司的瓦房仓库里,遇到下雨天还会漏雨。夜晚的时候,我们几个女生躲在屋子里偷偷哭泣,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要持续多久……”每每想要放弃,亲人朋友的鼓励便纷沓而至。邻居伯胜便常常写信鼓励她:“丽根:在艰辛的日子里好生地工作……谁有勇气创造条件改变它,谁就会在不利的环境中开拓自己。只要你相信一个较好的明天会到来,那么今天的艰难就算不了什么。”(1982年12月8日)

  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话的时代,家书是抚慰刘丽根心灵的最好良药。

  家人频托付,忙于办洋货

  1979年,深圳还是宝安县境内一个不足3万人、GDP仅1.9亿元的小镇。改革开放春风袭来,仅仅五六年时间,深圳的发展便突飞猛进。1985年的深圳经济高速运转。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当时国货占市场的80%到90%,但在深圳却到处是洋货。“沙头角的免税商店是个好去处,香港、国外的衣服应有尽有,很新潮。”年轻的刘丽根,自然轻易地走到了时代的前端,这从她的邻居伯胜的信中可以窥见端倪:“深圳的生活不错,众所皆认,深圳的风貌,令人神往。从你的装束而言,已是地道的内地香港小姐了。”

  于是,托刘丽根从深圳买衣服的信件络绎不绝。1985年1月6日,姐姐萍写信给她:“于12月26日给你汇款570元钱,请查收。其中250元是我自己的,320元是同事们托我帮买东西的……49元一件的西装上衣二件……文胸,34买4个、36买2个(34、36是规格)一共六个;面巾纸(一毛多钱一小包)4大包。另,不知能否换对(兑)港币,若能换上的话,请买两件衬衣,身长66公分……”

  在当时正处于鼎盛时期的沙头角中英街,是刘丽根买东西的主要地点之一。一把雨伞“在深圳正规商店里可能要卖到10多块钱,而在中英街只需3-4元港币。”虽然中英街的东西物美价廉,但想去一趟还真不容易呢!刘丽根说,“当时去中英街就需要办证了,但办证难度非常大,得通过关系‘找人’才行,一年也只能去个一两趟。”

  内地照彩照,冲洗寄深圳

  1986年元月7日,刘丽根的丈夫吴加和收到了一封挂号信,信很短,主题却很明确:兑港币。“据说现在港币下跌了……如果比价在1:6左右,你帮我换1000港币,如果更低,就多换点……因为我想在香港买点东西,请你看看行情如何。”

  在当时,港币几乎成了特区的主要货币,内地不少人为了去中英街和香港买东西,常常拜托深圳朋友在合适的时候兑换港币。

  一封1986年的来信中,刘丽根的一个朋友还拜托她帮忙冲胶卷。“现随信邮去一个包裹(内装未冲洗的彩色胶卷一个,人参二条),届时请查收。胶卷是我们在春节照得……因洛阳冲洗彩照较贵,质量也不好,所以大家说寄到深圳去冲洗……”

  这些陪伴刘丽根度过了往昔岁月的信件,尽管已经发黄、破旧,但她仍然舍不得扔掉。

  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史馆员黄先生告诉记者,此次征集反映改革开放的文物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已收到实物资料2000余件套。除刘丽根捐赠的25封书信外,有“中国第一打工妹”之称的安子也向深圳博物馆捐赠了打工生活时期其他打工仔、打工妹写给她的信件和生活用品。黄先生说,一封封早已泛黄的信件记载着当年的真实生活,一件件用过的物品从侧面再现当年的情景。它们是改革开放历史的有力见证,是“城市记忆”的直接载体,也是特区创业者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编辑:班尼)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