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的市场调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09:29 《小康》杂志

  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他不是单纯依靠提高税收,或直接由官府参与垄断经营,与民争利,而是注重调动民间经营的 积极性。

  文/陈抗行

  梦幻般的大唐盛世,又如一面脆弱的镜子,因安史之乱而骤然粉碎。随之而来的藩镇割据,使得帝国财政捉襟见肘。

  乱世之余,百废待举,刘晏应运而生,他对劫后的帝国财政的重新梳理,值得后人关注。

  刘晏(公元716-780年)生于唐玄宗盛世,自幼即有“神童”美誉,古代中国流传甚广的《三字经》就将其编 入:“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少,身已壮。”可见刘晏注定要早早地卷入这个社会的起起落落。

  公元762年4月,刘晏任户部侍郎兼度支、铸钱、盐铁等使,成为主管财政的大臣。从此,他在帝国经济治理方面 大展手脚。刘的主要政策有:疏浚运河河道,实现南粮北调:采用分段转运之法,岁运江淮粮食数十万石,以解决关中粮食供 给;改革盐政,行平准法,比旧额每年增收盐税10倍以上;以经济手段管理常平仓,救灾救贫,稳定粮价,稳定人心。

  刘晏首先着手整顿江淮漕运。长安是全国首都,人口稠密,安史之乱中,原漕运被破坏,因此发生饥荒。为解决漕运 问题,刘晏亲自到各地勘察,取得第一手资料,并总结以往的漕运经验,选取由淮河经汴水入黄河,再由黄河入渭水到长安的 运粮路线。接着刘晏又管顿整理,改善航运方法,改革漕运组织,大大缩短了漕运时间,使江南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长安, 保证了长安的粮食供给,稳定了京师的粮价。

  据载,当首批运粮船只到达长安时,京城轰动,唐代宗十分高兴,派遣了鼓乐队到东渭河桥迎接,还派了特使飞马代 表皇帝慰问刘晏说:“你啊,真是朕的萧何!”萧何在楚汉战争中以充足的粮食供应保证了刘邦在前线的胜利,代宗将刘晏比 为萧何,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了。

  除了改革漕运制度取得巨大成功外,刘晏对盐铁管理的改革也取得极高的成就。首先他精简盐铁机构,清除了一批鱼 肉百姓的盐官。除在主要产区设立盐监,管理和收购食盐,还在杭州等地设立了四处盐场,便于食盐的储存、分销。

  与汉武帝、桑弘羊动用国家机器,对工商大户采取暴力掠夺的方式不同,刘晏的改革颇具市场色彩。同样是为了增加 朝廷的财政收入,他不是单纯依靠提高税收,或直接由官府参与垄断经营,与民争利,而是注重调动民间经营的积极性。

  如在漕运方面,他的办法是由官府出钱雇工,分段运输,“不发丁男,不劳郡县”。这样既确保了漕粮的及时运达, 又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在盐政方面,他规定盐户生产的盐由官府收购后可以转售给商人,至于商人把盐运到何处销售,官府 不加限制。那些商人不愿去或到不了的边远地区,刘晏设立常平盐,即政府出面将盐运到商家不肯来的边远地区储存起来,待 该区域盐紧缺时,以低于市场的方式出售。

  甚至,为了及时了解全国物价,刘晏还在各道设立巡院,用高价招募快足,沿途遍布驿站,专门递送经济信息和商业 情报,这样,“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故食货知轻重,尽权在掌握,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贵贱之忧”。显然, 刘晏十分了解信息对于政府采取经济决策的意义。在当时的交通传输条件下,面对如此庞大的帝国,刘晏对信息工具的利用可 谓作到了极致。

  刘晏的成功,是由于向商人提供了获利空间——这一点也为当时的观察人士所诟病,认为虽以刘晏的人品道德,仍不 能保证在此机制下官商勾结、营私舞弊的泛滥。

  刘晏对赈灾的态度也与别人不一样。刘晏认为,“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赈给”——他不主张大 举赈灾的理由是,赈灾量少了,“不足以活人”;赈灾量大了,“则阙国用”;国用不足,则又加重税收额度,不利民间财富 增长。此外,在赈灾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官吏串谋、侵吞,“吏下为奸,强之过多,易其杂货”,刘以为,这比简单的赈灾更 有效。

  刘晏以才能任事,得到皇帝信任,却由于政治上不善自谋,宦途屡遭挫折。为官不久便卷入一场政治纠纷,被贬了官 。肃宗去世,代宗即位,才被召回京城,复职重用。

  代宗去世,德宗即位,杨炎当了宰相,为了报复前仇,杨炎先夺去刘晏的财权,以盐铁、转运应集中户部统一管理为 由,撤消了盐铁、漕运等专使职务,接管了刘晏财政上的职权。接着,又奏请德宗贬刘晏为忠州刺史,派人监视。建中元年( 公元780年)七月,杨炎又诬陷刘晏与朱比泌勾结,蓄谋作乱,德宗不加分辨派宦官赐刘晏死。

  一代杰出的理财家就这样蒙冤而死,终年65岁。刘晏死后,杨炎籍没其家,登记在册的,“惟杂书两乘,米麦数斗 ”。这样的清廉作风,在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