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下事:飞行员辞职纠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14:12 smg《深度105》
![]() 辞职的几位海航飞行员。 【演播室1】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电视评论节目《深度105》,说起民航飞行员,那可是人人羡慕的天之 骄子,因为在常人眼中,这个职业的高薪酬和高待遇令人向往;在航空公司的眼中,飞行员又是极为宝贵的人才,培养一个成 熟的飞行员,需要相当高的成本。但是最近,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五名飞行员,在五天之内先后走进了海口市仲裁委,申 请与海航解除劳动合同,他们同时也将面临公司四百万到六百万元的巨额索赔;至此,申请从海航辞职的飞行员人数已经达到 了20名。 【实况】 记者:现在可以发表一些观点吗? 海航工作人员:你们是哪里的记者? 记者:我们是东方卫视的记者? 海航工作人员:把证件拿出来之后再说 记者:可以,没有问题 海航工作人员:没有问题,拿出来,下回再说 【解说】海南航空最近有点烦,之前15名飞行员要求辞职未准的纠纷还没有平息,雪上加霜的是又有五名飞行员申 请了劳动仲裁;这些人中还有几位机长和教员,是飞行员队伍中的绝对骨干。 【解说】从2006年元旦第一起辞职纠纷开始,两年多的时间内,没有一名海航飞行员辞职成功。海航的态度似乎 很明确:最好留下,走人也行,但是必须缴纳400多万到600万元不等的巨额费用,用来赔偿公司之前所支付的培训费和 违约金;即便如此,仍然没能阻挡住飞行员们"前赴后继"的辞职申请。 【实况辞职飞行员】 实在呆不下去了怎么办,那只有走这条路 忍无可忍了 【解说】在涉及20名海航飞行员的辞职风波中,有的在等待劳动仲裁,有的进入了法庭审理程序。2008年3月 7日,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飞行员曲良琦、段学军要求与海航解除劳动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当天,部分辞职飞行 员身穿海航制服来到法庭,一位名叫冯向东的飞行员也在其中。 【采访】 记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彻底下决心要离开海航呢? 答:主要是这个公司不认同。 【解说】2007年11月下旬,冯向东、王建林、张忠明、罗祖林和唐勇等6名飞行员3天之内分别向海航提请辞 职。他们中,41岁的冯向东年龄最大,资历也最老,技术职称是教员,每月薪水3万多元。1996年,冯向东从部队转业 后进入海航已经12年了,从副驾驶,正驾驶,机长,教员,一路走来也都算是顺风顺水。 【采访辞职飞行员冯向东】因为我觉得支线在海航最辛苦的一个机队,所以说这么辛苦一个机队,工作得不到老总的 认可,得不到一种很人性化的关怀,我觉得不能在这儿继续熬下去了。 【解说】关于辞职的原因,除了认为支线机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超时飞行也是冯向东等飞行员们抱怨的内容之一。 冯向东提交的个人飞行记录显示,他最多曾连飞10多天。而根据民航总局规定,任意相连的7个飞行日内,必须有连续48 小时休息时间。其他飞行员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采访辞职飞行员曲良琦】连续的8天之内,飞了7天,中间只安排了一天休息。局方这么规定是有根据的,它是根 据人的劳动强度这么定的。而我们的小飞机飞得又比较多,所以最后造成的就非常疲惫。 【解说】此外,公司没有按时足额地向飞行员发放工资,并交纳养老、失业、医疗、补充医疗等社会保险金,也是他 们辞职的理由。而海航则开出了高额的赔偿费来应对辞职;向冯向东提出的索赔金额是520万元,在这批6名辞职飞行员中 数额是最高的,其余5人的索赔金额也在500万元左右。 【采访辞职飞行员罗祖林】 记者:你跟公司里面沟通过吗,为什么要采取这么极端的方式? 答:其实我觉得也不是很极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辞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事情,不论哪个地方都有辞职 ,只是说像对外界来讲的话,可能飞行员这个事情可能别人觉得这个因为他对这个行业了解少,他不是很清楚这个行业,觉得 飞行员辞职这个事情有点怎么怎么的,但是对我们普通飞行员来说,觉得这也是全国各地都有这种现象。 记者:你知道辞职要面对是什么吗? 答:到目前为止就是打官司,至于现在,现在这个说不准。 【解说】罗祖林提出辞职让周围的人颇感意外:一是他和妻子同在海航工作,夫妻相互照料,生活也比较方便;二是 他今年刚刚32岁,是海航最年轻的机长,留在这里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现在,罗祖林和冯向东都在焦急地等待劳动仲裁的结 果。 (转场) 就在罗祖林他们焦急等待的同时,2008年3月13日,在浙江萧山,另外一起已经进入法庭审理的飞行员辞职案 件,等到了一审判决。 (法官宣读判决书实况:原告马锡锋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被告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赔偿金 210万元) 【解说】马锡锋今年32岁,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机长,在国航工作已有十年。2007年6月4日,马锡锋向 国航提出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被公司驳回,随后请求劳动仲裁。同年9月18日,浙江省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定双方解除劳 动关系,并要求马锡锋补偿国航210万元。马锡锋与国航对仲裁结果均表示不服,马锡锋向萧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听 到赔偿210万元的判决结果后,这位原国航机长突然昏厥倒地。 【解说】法院判决的依据,是2005年6月民航总局等五部门共同下发的《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 行队伍稳定的意见》。意见规定:对招用其他航空运输企业在职飞行人员的,应当与飞行人员和其所在单位进行协商,达成一 致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并根据现行航空运输企业招收录用培训飞行人员的实际费用情况,参照70万到210万元的标准 向原单位支付费用。 【演播室2】民航总局等五部门在2005年6月下发的这个《意见》,其实是有这样一个背景的:从2004年到 2005年《意见》下发前,飞行员跳槽遭遇巨额索赔的事件便频频进入公众视野。我在网上搜寻了一下,仅2004年6月 到10月的5个月时间内,就有21名飞行员跳槽并引发劳动纠纷。到目前,全国约有近200名飞行员因跳槽陷于劳动纠纷 之中,不能正常工作。而另一个背景是:自2004年5月,中国民航总局批准筹建中国首个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 司起,我国相继有14家民营航空公司投入运营,而此后飞行员辞职的风波也不断上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飞机起飞实况数秒) 【解说】位于四川广汉市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飞行员输送基地。从1956年建校至今已经向中 国民航输送了13000多名飞行员,占到了中国民航飞行员总数的90%以上。目前学校在校飞行专业学员将近3000名 ,其中的大部分学员已是名花有主,他们早就是各大航空公司委托培养的"订单式"飞行员。 【采访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陈布科】 这里因为我们学校是为民航行业培养人才的一个高校,因此我们民航为这些学生支付了大量的学费,还有投入了大量 的硬件设施包括机队建设,然后我们航空公司做了一些订单式的补偿费。 记者:就是等于学员自己是没有出钱的? 答:基本上没有。 【解说】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专业学生一、二年级在地面学习基础理论;三、四年级进入飞行训练。此时,学 员的学习成本也随之直线上升。以作为高级教练机的奖状机型为例,它每小时飞行成本就在7000元以上。一个飞行学员毕 业前,至少要完成250小时的飞行时间。即便如此,学员毕业后,也不能马上独立承担驾机任务。 【采访: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陈布科】 我们培养的是副驾驶,之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改装,然后有一定的(飞行)经验才能做机长。 【解说】有航空公司曾经算过这样一笔帐:每名飞行员在飞行学院培训四年的费用是70万元;毕业后要经过近一年 的改装机培训,需花费40万元;正式驾机后,经过5年副驾驶的培训,费用约60万元;5年后,升为正驾驶还要再付出1 0万元的培训费。航空公司为一个可独立架机的飞行员支付的培训成本,总计至少也要180万元左右。 【采访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总飞行师丁援朝】在我们这,飞行学院培养一个飞行员,现在这个(学费)完全靠个人家 庭,现在培养出来的飞行员,好像还没有。据我所知,他都是和(航空)公司挂钩。 【解说】按照海航的说法,飞行员从航校毕业,首先要接受两个月以上的新雇员训练,然后从第二副驾驶、第一副驾 驶、正驾驶再到机长,再出色的飞行员,成为一名机长也要经过7年以上的实飞训练。此外,飞行员每年还要参加特殊情况、 特殊天气等方面的训练以及气象、地理、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名机长大致需要600万元至800万元的花费。 【采访辞职飞行员冯向东】如果说你毕业之后什么生产也没有干,一直在把你用模拟机来培训,或者一些其他的培训 方法,把你培训成一个机长了,这一块如果花费多少钱我都认可,包括违约这一块也认可,因为你确实你走公司投入这么大, 你给公司带来损失了,但是我为公司做了12年贡献的时候,我还不能为自己赎身我觉得理解不了。 【解说】据了解,培养一个波音737的机长,需要飞行2700小时,至少需要4年~5年的时间。而对于大型的 波音777这样的现代机型,10年都不一定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机长。而随着国内几家民营航空公司的正式运营后,因为没 有飞行员储备,从国有航空公司招揽急需的飞行人才,就成为其主要的渠道,飞行员辞职事件频发也就不足为奇。 【采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董保华】飞行员跳槽并不是简单的劳动者选择工作的问题,实际上在劳动者背后,从来就站 着两个单位的博弈,一个是所谓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另外就是所谓一些民营的航空公司,因为这些飞行员是很清楚的,他一旦 离开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后,他很可能就会加入到这些民营航空公司。 【解说】董保华,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起草中国第一部劳动法。早在2004年,董保华就已经关注到飞 行员跳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采访董保华】这就好比说是一窝蜂,他是蜂王,你把蜂王拉走了,这窝蜂就要散掉,那么如果说,假设我们允许民 营企业这样随便把他挖走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就是国有企业这一边可能很快地就趴下,这是一个公平的竞争吗? 【解说】但在曲良琦、冯向东和罗祖林等辞职飞行员的代理律师张起淮看来,如果有离职要求的飞行员不能自由流动 ,很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采访航空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起淮】他们心情不痛快,还让他们继续去飞,还要超时去飞,违规去飞,带来首先的 受害者就是广大的旅客,最直接的危急旅客的生命安全,其次国家的财产安全,最后是飞行和整个飞行员所在的企业安全。 【演播室3】《天下事》请继续关注《飞行员辞职纠纷》。飞行员辞职遭遇巨额索赔的背后,凸显的是我国航空市场 的激烈竞争和飞行人才的巨大缺口。我国已是世界第二航空大国,据我的同事了解,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飞行员的缺口 高达2000多人。其实在辞职飞行员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早已虚位以待的新东家。但是,飞行员同老东家的瓜葛尚未了结 之前,新东家总是躲在幕后,出面谈判的总是那些焦头烂额的飞行员。 【解说】离开海航后,罗祖林每月只能领到600元的最低生活补助。由于妻子刚刚生完孩子,不能上班。律师费诉 讼费的开支,再加上远在四川农村的父母需要赡养。半年时间不到,罗祖林一家的生活开始陷入窘境。 【采访辞职飞行员罗祖林】一个合理体制我认为是首先说一个流动,这是正常的,而且本身这个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 ,自己有自己的选择权,我有在你这里上班的选择,你也可以选择我,我也可以选择你,我也可以选择其他的,你也可以选择 其他人,这都是平等的,不能说我不在这儿干了,你非要死活不放,这就不是市场规律,不符合市场的发展。 【解说】靠着积蓄,曲良琦一家的生活目前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随着诉讼的不断升级,家庭也开始出现矛盾 。 【采访辞职飞行员曲良琦】 记者:你的家怎么办? 答:我现在还没有想好,但是现在不会动摇我的决心,其实我的家现在已经在拖我的后腿//我不知道我的承受力有 多大,但是目前来说我肯定要坚持下去。 【解说】曲良琦告诉记者,在海航先后辞职的20名飞行员中,有人卖车有人卖房。第一个提出辞职的飞行员彭业名 ,甚至一度回到湖北老家种菜。旷日持久的官司,让所有人身心俱疲。 【采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董保华】是需要把站在劳动者背后的用人单位逼到前台,而不应该让劳动者在前面跟企业去 打这样的官司,这个博弈是不正常的,而且如果说把一些责任落到劳动者的头上也是不公平的,这样的一个结果可能是两败俱 伤的,那么我有什么办法去拖住你?不让你轻易地赢,然后让每一个员工在做出这种流动选择的时候,你想一想前面那个付出 那么大代价,那么这有必要吗? 【采访航空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起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全中国的广大的劳动者,包括外国在中国企业的用工 制度,它没有(包括)特殊企业,所以出现了《船员法》。我这次申请飞行员条例,就是专门为飞行员的利益和劳动的权益, 应该专门制订一个完整的法律制度。 【解说】张起淮认为,飞行员是特殊职业,如果能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飞行员就可以心情愉快,无后顾之忧, 精力集中去完成他每天的飞行。 【采访张起淮】他可以考虑到,我只要不想在这个企业飞了,一个月之内我提前一个月就可以正常流动,我没有必要 为任何事情考虑的。 【解说】不过在董保华看来,飞行员跳槽完全可以借鉴足球俱乐部的球员转会制度。 【采访董保华】转会制度,而且这个转会费用不是劳动者去承担,就像足球转会他是要由俱乐部去承担的,那么转会 收益也是由俱乐去拿取的,这样就说,实际上你一个新的航空公司运作的时候,你要用人家的飞行员,这时候转会转过来,其 实这个行业我觉得它总体是完全可以搞的。 【演播室4】将个人的命运维系于体制与市场的矛盾中,这些想要跳槽的飞行员们身心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矛盾 终究要妥善解决,如何让民航业激烈竞争这样的好事,在法规滞后的阵痛中带来最小的伤害,我想这是包括法律界、行业主管 部门以及航空公司本身所不能绕过的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飞行员的“转会”,能有一个让老东家、新东家和飞行员本人 都能认可并自觉遵守的游戏规则,那么像海航这样的纠纷,就会越来越少。 编导:秦扬轲 摄像:陈斌、朱奕敏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