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实验”二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04:20 浙江日报

  【专家名片】 苏为科,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教授。他带领的研究团队,用一种新型的无毒无污染的“绿色化学材料”—— 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成功替代了在医药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光气和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和环保隐患,为百姓生活撑起了一把“绿伞”,并因此荣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今年47岁的苏为科,已经和光气、氯化亚砜这些“老毒物”打了快20年交道。

  光气是气体,氯化亚砜是液体,都是剧毒物质,主要用来生产医药化工产品。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将存在环保隐患的相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苏为科,偶然得知发达国家的这一动向后大为震动:因为起步迟、技术薄弱,如果不用光气和氯化亚砜做原料,国内不少中小化工企业将不得不停产。“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尽快找到光气和氯化亚砜的替代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一找,就整整花了20年。其间,苏为科还差点“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一开始,每天的研究几乎都提心吊胆,”苏为科说,虽然有严格的防护措施,但天天与毒物打交道,总担心难免百密一疏。实验室里做研究还好,毒物量少好控制,但到了工厂里毒物量一多,危险就大大增加了。

  有一次,苏为科在省内某化工企业做技术指导,因为工人操作上的疏忽,差点导致毒气泄漏引发爆炸!

  一次次的危险和失败,更加坚定了苏为科寻找“绿色”替代品的决心。经过10年努力,他终于开发出一种新技术,用“绿色化学材料”—— 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作为原料,成功替代了光气和氯化亚砜。

  这是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技术线路,不但原料无毒无害,而且整个生产过程都实现了无害化,这就从源头上堵住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然而,再先进的科研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生产力后才能体现价值。为此,苏为科又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10多年来,他先后与省内外10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开发中心,帮助他们改造建立了20多条生产线。

  如今,苏为科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获得了11项国家发明专利,还在医药化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企业因此起死回生。

  省内一家生产甜味剂的化工厂,因为使用的是氯化亚砜作生产原料,不但二氧化硫排放不达标,车间里恶臭刺鼻,一度面临停产整顿。应用了苏为科开发的新技术后,这家公司如今重新焕发生机。“工人再也不用戴着防毒面具上班了,产品又重新开始出口了。”公司老总高兴地说。

  今年新年刚过,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河北等地的企业,也纷纷慕名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