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身后的爱心接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08:00 三秦都市报

  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

  人格的伟大渺小与地位高低、品质的高尚卑劣与财富多寡、本性的纯良顽劣与命运顺逆,其实都没有必然联系。当把一个人身上附着的地位、财富、命运等诸多因素剥离去掉,我们会发现她———熊宁,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那类女人。

  我们不只一次叹息着经济落后人情冷漠和世态炎凉,而正是那些勇于奉献的人们,用无私行动诠释爱心的含义与亲情的回归,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血脉。

  让这些优良传统被我们的子孙永远铭记传承,我们都应该成为责无旁贷的时代爱心火炬的接力者。

  ——— 一位网友对熊宁的纪念

  熊宁“引”来一位接班老师

  3月22日13时,青海省西宁市著名塔尔寺旁边的湟中县商业街内,贡奔香巴林民族文化技能(孤儿)学校的孩子们正在学校门前欢度他们的周末。这天一大早,他们按照惯例已在塔尔寺内外捡拾完垃圾,每次都能捡回150到250斤游客丢弃的废物。这个时候,有的孩子在阳光下清洗自己的衣服;几个孩子在相互比照自己的唐卡作品;四个年纪大的孩子在厨房为同学准备午饭;俄智卓玛弹着她心爱的吉他给几个唱歌的同学伴奏;6岁的“小蒙古”病了,三个细心的女同学守在她的床前端水送药讲故事,像亲姐妹似地照顾着她。

  25岁的王永秀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孩子们的过多注意,因为常有志愿者来看望学校里的孩子们。

  王永秀从青海民族学院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民政部门工作,目前的身份是青海省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一名普通干部,但她更看重自己青年志愿者的称号。10天前,贡奔香巴林民族文化技能(孤儿)学校校长三智才让联系到王永秀,希望她能到学校担任语文老师,每周利用双休日给学生上两个下午的汉语口语课。对于这个冒昧的邀请,王永秀感到激动极了。她告诉记者:“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西安志愿者熊宁援藏遇难的消息。熊宁来青海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到这所学校支教,做语文老师。现在我应该是接她的班。”

  王永秀老师今年25岁,家就在湟中县城,家人一直希望她能在西宁大城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看到她又要跑到家门口这个小城镇来,顿时向她发了脾气,告诫她不要因此影响找对象,两口子窝在这个小地方挪不了窝,一辈子就完了。王永秀则认为“志愿者的工作丰富了我的生活,提高了我的个人修养。能像熊宁一样照顾这些需要关爱的孩子,我很荣幸。”“如果一个男孩子因此对我有偏见和看法,我会认为他是一个没有爱心的男人,他就不是我要找的人。”对于在这所学校工作,王永秀充满信心,又感到责任重大。

  “我们学校需要一名女老师”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贡奔香巴林民族文化技能(孤儿)学校,设有三个年级共60名学生,其中12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父母双亡的学生就有30个,单亲家庭的15个;最小的孩子只有5岁。他们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只有7个孩子能缴纳起学费,其他学生在这里会得到免费的吃住。校长三智才让是青海民族学院的老师。2003年3月他自费创立了这所接收孤儿、残疾和单亲家庭孩子的学校,因为孩子们几乎都来自于贫困家庭,他们在学校里的一切实际都是享受着免费。

  三智才让校长说,学校的资金运转来自于他个人以前的积蓄及自己撰稿的稿酬和家人所经营的图书批发商店的收入,维持这所学校的正常运行让自己已经很伤脑筋了。

  三智才让认识熊宁已有好几年时间,他曾作为老师向熊宁传授过藏族文化,又因两人都在从事慈善工作,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同样从事慈善工作的熊宁也因此和学校有了割舍不了的关系。

  今年春节的大年初六,三智才让来到西安购买学习用品,被邀请到熊宁家里做客。熊宁得知学校资金运转紧张时,拿出1万元钱送给三智才让,叮嘱他不要苦了孩子,不能耽误孩子们上学。

  熊宁希望能有机会到学校去支教,这个提议让三智才让喜不自胜,他说,学校教师一直很紧张,而且没有一名女教师,更急需一位语文老师,最需要的是一位女老师,因为学生中有20多个女孩子,她们都长成大姑娘了,正值少女青春期,青春期卫生教育课让三智才让很是尴尬。他学过藏医,但面对女学生们,三智才让认为有一个女老师会让一切变得很方便。学校教务繁忙时,三智才让校长不得不让自己工作在国外的妹妹来校帮忙。

  在接触中,三智才让感觉熊宁是一个非常富有爱心的人,除了对孩子们有耐心,而且知识渊博,“我们很需要这样的女教师,因为学校实际是在办福利,而熊宁从事这样的福利事业从来都积极踊跃且不计报酬。”

  家人十分赞同熊宁到青海玉树州去支教。除了自己,熊宁还联系在西北大学授课的高红老师作为援藏志愿者,一起准备在暑假期间到贡奔香巴林民族文化技能(孤儿)学校。

  熊宁:我是来救灾的,不能给大家添麻烦

  今年3月初,熊宁听说玉树州遭受雪灾,表示要来灾区帮帮忙,自己还在西安组织募捐。三智才让闻讯玉树地区因大雪导致道路不通,车辆根本就不能进入灾区时,就劝熊宁暂时不要来。熊宁笑着说“你做这么大的善事,对我们连一个小机会都不给。”

  熊宁将救灾物资直接托运到玉树州,3月6日和丈夫黄晨及两位志愿者刘璞、赵先生开车来到西宁。三智才让当时很为熊宁一行担心。熊宁到达西宁后,三智才让让学校老师接待他们并希望陪同他们一起赶赴灾区,结果被熊宁婉言拒绝:“我还没有那么娇贵,我们是来帮忙救灾的,不能给大家添麻烦。”

  三智才让提心吊胆看着熊宁赶到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县。熊宁给灾民发放完救灾物资之后,在电话里询问三智才让:学校的孩子怎么样?自己还是不放心,会尽快赶到学校看望孩子和老师们的。还要在学校呆一段时间,给学生上语文和生理卫生课。

  3月8日三智才让收到熊宁的手机短信:“下周一(3月10日)到学校。”他高兴地对学生们说:“你们马上会有一个好老师。”除了解决孩子们的语文和生理课教师短缺,三智才让还要和熊宁商谈学校的良性发展策略。

  学校开办三年来,已将20多位学生培养成人才,但全部被其他单位挖走。三智才让说,学校一直希望自办实业,既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又能形成自我造血功能,产生经济效益,达到以业养校,以校富业的目的。熊宁的到来,三智才让希望能得到她的一些建议。在三智才让看来,熊宁在西安、深圳都有过生活经历,现代的经济意识应该能给他一些经营理念。此前,三智才让在西宁市免费获得了一块20亩土地,他和熊宁商议,准备将学校搬迁到那里。熊宁答应投资,双方再共建一所养老院,免费接收孤寡残疾老人。“如果不出意外,我们会成为慈善事业的左膀右臂。”三智才让叹息道:“在管理方面我们有很深入的探讨。”

  “她像菩萨一样,就是希望帮助别人”

  3月10日下午三智才让回到西宁,忽然感到“什么也不想干,心里烦躁”,晚上无缘无故的失眠。当日22时,他突然接到伟志集团董事长向炳伟的电话。向炳伟在电话里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最后带着哭腔说熊宁出事了。原来,熊宁在赶往三智才让所在的贡奔香巴林民族文化技能(孤儿)学校途中发生车祸,当场遇难。三智才让顿时呆了,面对记者,他惋惜地说:“她的离去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虽然和熊宁老师还未谋面,但熊宁老师要到学校任教的消息孩子们早有耳闻,他们早就为熊宁老师准备了敬献的哈达。“她是因为我们遇难的,我们心里都感到很愧疚。”孩子们难过地对记者讲。

  记者3月21日来到贡奔香巴林民族文化技能(孤儿)学校。学校临时借住在街道的商业街上,六七十名师生挤在四间两层房内。得知三智才让免费收养学生,当地一个私企老板免费让三智才让使用这些房子。但三智才让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这所学校用藏、汉、英三种语言授课,设有唐卡绘画、工笔画、素描和油画、雕刻刺秀等专业课,其中失传百年的藏绣工艺在这里正得到发掘和抢救,福利办学吸引来越来越多的生源,但资金紧张让三智才让陷入尴尬。

  从发展学校到振兴产业,再到西宁创办养老院,最让三智才让感动的是熊宁除了满腔热情,还付诸经济和亲历亲为的投入。三智才让很钦佩自己学生的人格:她像菩萨一样,就是希望困难中的人们得到帮助,这是一种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她的行为是一种社会新风尚。1400年前文成公主将盛唐文明带到藏族群众身边,现在熊宁又把内地群众的关爱带到藏区,她就是第二个文成公主,她们都在用自己的爱心加强着藏汉民族的和谐关系。

  黄色哈达是献给熊宁的最高规格礼物

  虽然学校一直在艰难地维持发展,但三智才让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说,学校的老师都是社会上的志愿者或热衷慈善事业的文化界名流和大学毕业生;学生除了来自青海还有四川、云南等地,有藏族、蒙古族、汉族和回族。副校长多杰东智2006年来到学校,除了帮助校长在社会上募集资金,他还要给学生教授美术课。他们的工资不多,这些人更看重自己还能为社会分担责任。新来的王永秀老师是一位汉族志愿者老师,她说,在青海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的志愿者在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服务。对于和一群少数民族同事和孩子长期打交道,她信心百倍。学校老师们对她说,汉藏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不管是文化理念还是经济发展精髓都是和谐,自古就是一家亲,应该能和谐相处。

  王永秀的第一节课要和同学们认识,师生们能谈到的共同话题马上扯到那位未了心愿的熊宁老师身上。上课前,王永秀老师和同事一起将装有熊宁照片的镜框挂在黑板上方,照片上披盖着孩子们敬献给熊宁老师的黄色哈达。黄色哈达是藏族人送给贵客的最高规格的礼物。学生们还准备假期来到西安,为熊宁家人表演他们精心编排的歌舞。

  王永秀在黑板上写着:熊宁来自西安,她给学校捐献了一万元钱,她要做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像她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好人……

  本报特派青海玉树州记者 孙涛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