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猿人洞将“盖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2:19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王荟)作为周口店遗址抢险加固工程的延续,文物部门昨日公布3套方案,计划为因长期处于露天状态而受到风化破坏的周口店猿人洞“加盖”保护性大棚。

  现状 四周岩壁风化脱落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第一地点即猿人洞,曾经出土过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但由于猿人洞自发掘至今一直处于露天状态,长期遭受日晒雨淋等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四周的岩壁和剖面表面都已出现风化、脱落现象。

  在昨日召开的周口店猿人洞保护专家论证会上,周口店遗址管理处主任杨海峰介绍,每当雨季后,猿人洞洞底无法排出的积水不断侵蚀岩体,给遗址堆积层和岩体的稳定性造成了极大隐患。

  目前,猿人洞顶部已经完全坍塌,洞壁侧面郭沫若题写的“猿人洞”的“人”字上方,明显有一块岩石已脱落。

  措施 三套方案拟除隐患

  为了彻底根除猿人洞的安全隐患,周口店遗址管理处聘请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计了三套猿人洞保护的初步方案,均为建保护性大棚方案。

  根据有关规定,猿人洞的保护方案经过专家论证,还要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

  周口店猿人洞保护方案

  方案1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设计的防护大棚方案,选择了最小的棚檐尺寸。设计双层棚,并在局部采用玻璃棚顶。

  方案2 清华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共设计了两套方案,一是“模拟山体的保护大棚”,计划分期建设千余平米的保护性大棚,并利用大棚顶部类似竖直天窗的结构,使日光进入大棚内部,减少照明消耗。

  方案3 清华大学设计的另一方案是“模拟头骨的保护大棚”,计划在猿人洞剖面遗址上方覆盖保护大棚,大棚以弧形为设计母体,由一东一西两块相互搭接的弧形结构组成。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