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摸舱口发现两尸 广州蛙人被赞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3:35 南方都市报

  

探摸舱口发现两尸广州蛙人被赞英雄
昨天,广州打捞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一上岸,就被众多媒体围住提问。
探摸舱口发现两尸广州蛙人被赞英雄
昨日凌晨4时许,工作人员把乌克兰遇难者尸体运离现场。TC供图
探摸舱口发现两尸广州蛙人被赞英雄
港岛离岛及海务总区消防总长周荣德(右二)、海事处处长谭百乐(右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进展。
探摸舱口发现两尸广州蛙人被赞英雄
昨天中午,穿着白色工作服的“灾难受害人辨认小组”登船,前往打捞现场。
探摸舱口发现两尸广州蛙人被赞英雄
昨日中午,一名警察正在把担架抬上水警轮。
探摸舱口发现两尸广州蛙人被赞英雄
事发至今,“耀海”号上的船员仍未能离开该船。

  昨天,香港沉船搜救进入第4天,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昨天凌晨1时和2时,广州打捞局潜水员找到的船舱出口,蛙人在沉船残骸里发现了两位失踪者的遗体,这是搜救以来取得的最大突破,之前香港蛙人多次下水毫无进展。广州的潜水员被港人赞为“潜水英雄”。

  昨日,广州打捞局又向现场增派了抢险打捞母船“南天顺”。该船携带减压仓、潜水工具、大卸扣等装备,随船抵达的还有14名潜水精英。目前现场已有26名潜水员,还有4名潜水精英正在赶往现场途中。

  昨天下午,搜救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至今蛙人已经下水32次。沉船共有32个房间,蛙人已经搜寻了5个。海事处长谭百乐表示,救援人员曾在水底敲击船体,但没有任何回应,估计其余16名失踪者已经遇难。

  沉船搜救行动今天进入第五天,救援人员终于在沉船残骸找到两名失踪的乌克兰船员,两人随后被证实死亡。救援当局说,潜水蛙人越深入船舱,危险性就越大,有蛙人在搜救时遇到险情和不适,但当局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搜救。

  凌晨摸到两具尸体

  前日傍晚,广州打捞局的救援人员在沉没补给船船长帮助下,根据沉船的设计图找到了船舱的一个入口,并尝试进入船舱搜寻。蛙人随后在船舱中找到了18名失踪船员中其中两名船员的尸体。

  对于一般人来说,发现尸体的过程可谓恐怖。救援当局说,从前日深夜11时30分开始,蛙人趁着海水转流,海底水流趋于平静的机会,轮番潜入海底沉船中搜寻。

  蛙人进入了至今为止找到的唯一船舱入口。由于船体翻转,船舱被埋在淤泥中,蛙人进入船舱后,船舱一旦发生意外,蛙人就可能会被困在船舱中。深夜的海底一片漆黑,蛙人凭借灯光,只能见到半米以内的状况。蛙人逐个查看船舱内的房间。

  昨日零时59分,蛙人在漆黑的沉船机房内到处摸索,一具尸体突然出现在蛙人面前半米。昨日凌晨2时20分,在与机房相隔两个房间的一个更衣室,蛙人摸到了第二具尸体。

  对于蛙人的这种经历,消防处一位人士说,蛙人早就习惯在水底环境中碰到尸体,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

  昨日白天未有进展

  两具尸体被送上水警轮检查。警方相信两具尸体是18名失踪船员中的其中两人,而两人的具体身份仍有待确定。

  昨日凌晨4时许,两名船员的尸体由警方灾难受害人辨认小组送回大榄水警码头。在码头等候的补给船船长随即对尸体进行辨认。此后,殓房车辆来到码头,将尸体送到葵涌殓房。

  这是搜救行动开展以来,当局首次发现失踪船员。昨日上午,天有阵雨,但在大榄码头守候的记者比前日明显增多。远眺救援海域,可以见到新增援到场的“南天顺”打捞母船,陪伴着“南天马”浮吊船,让该船也不像前日那般孤单。

  不过,救援当局在昨日白天却未有新进展。昨日中午,水警抬着4张担架出海,8名灾难受害人辨认小组人员也从大榄码头登上水警轮去救援海域,然后在一个半小时后回到码头。这一度让人怀疑当局是否发现了更多的失踪船员,但在场警员透露,担架只是备用,而有关人员也只是出海搜集证据。

  蛙人下海32次

  救援当局昨日表示,沉没的补给船共有32个分布在各层、大小不一的房间,仍然失踪的16名船员,可能在不同房间内,蛙人要逐个房间搜寻。但由于海底环境恶劣,从事发至今,蛙人总共下海32次,而到昨日下午为止,蛙人只搜寻了5个位于主甲板层的房间,并找到了两具失踪船员的尸体。

  当局解释说,除了受到海底水流限制,蛙人越深入船舱,危险性就越大。蛙人下水后,发现船舱内有大量漂浮物体。在昨日的一次搜寻行动中,蛙人的供氧带被漂浮的杂物缠绕,导致无法浮出水面,蛙人被迫在水下作超过安全时间的停留,当局要派后备的蛙人下水,将杂物清除。此后该名蛙人要在水中减压50分钟。

  “非常幸运的是,这位同事没有任何问题。”负责指挥救援的消防官员周荣德说。他表示,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会增派蛙人协助清理水中杂物。他强调,当局会作出安全评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派蛙人进入船舱,尽快找到失踪船员。

  ■搜救进程

  ●3月25日下午6时30分,广州打捞局的潜水员探摸到主甲板进入船舱的通道。

  ●3月25日晚11时,广州打捞局的抢险打捞母船“南天顺”增援到位。该船携带大批抢险物资,如减压仓、潜水工具等,随船抵达的有14名潜水精英。

  ●3月26日零时,潜水员从沉船中后部下水,顺着广州潜水员找好的沉船右通道,在主甲板右通道处找到两具失踪船员尸体,并分别于1时30分和2时30分将两具尸体打捞出水。

  ●3月26日下午4时,搜救人员已经搜索了沉船的5个房间,该船共有32个房间。

  ■现场直击

  风大浪急 现场警戒

  记者租船查看现场,遭到水警多次驱赶

  昨日上午,本报记者再次租用快艇前往沉船现场。记者见到,香港水警在现场海域划出大片禁区,在蛙人下水后更是加强警戒。记者所租船只数次受到驱赶,最后甚至被抄牌警告。

  昨天上午10时左右,记者从青龙谭码头租用小型快艇前往现场。当时海上有薄雾,还飘着细雨,气温明显降低。而海浪颇大,船只不时剧烈摇晃。记者在现场看到,打捞点位于航道附近。而航道非常繁忙,不时有大小船只经过。香港多艘水警轮在附近戒备,并不断发出警号告诫过往船只不要靠近现场。据记者租用船只船家有叔介绍,以前这里也曾经发生过一些小的撞船事故,但还没有出现过沉船。

  有20多年行船经验的有叔说,根据海事处的规定,过往船只除了严格按照航道行驶外,还要遵守“小船避大船”的原则,“因为小船比较灵活,大船避小船的难度则大很多。”他还表示,事发当晚雾大、能见度很低,靠肉眼观察是不行的。不过大船都应配备雷达,“可能当时船员在打盹或者没注意,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故。”

  “以前我们都在这里打鱼的,后来开辟了航道,就不让我们打了。”有叔说现在主要靠运载游客到岛上钓鱼赚钱。他还证实了此前屯门区议员陈云生先生的说法,称政府确实在此倾倒了不少淤泥。他说淤泥有毒,对水质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对海鱼造成多大影响。

  而在打捞现场,记者见到除了几日来一直停留在此的广州打捞局的“南天马”外,增援的“南天顺”也已停在现场。此外还有黄色的香港消防船以及不下五只的水警船。

  记者租用的船只第一次进入禁区时,即有一条水警船冲过来,要求记者退出禁区。在记者的快艇绕现场航行时,也多次受到水警轮警戒,最后甚至被抄牌警告。香港水警告诉记者,蛙人正在水下作业,而他们随时会在禁区中浮出水面,如果船只误闯入禁区就会对蛙人安全造成威胁。

  不过记者在禁区外停留数小时,始终未能见到蛙人身影,只见不断有政府船只穿梭往来于现场和码头之间。而此前报道的另一艘涉事船只“耀海”号也仍抛锚停留在附近海域。甲板上不断有船员走动,轻松说笑或者打电话。

  ■内地支援

  广州增派14潜水精英

  现场潜水员达到26人,另有四位精英在路上

  前日下午6时,广州打捞局潜水员首先发现进入沉船船舱的入口,使得连日来艰难的拯救工作出现大转机,昨日凌晨两具尸体被成功打捞出来。

  据广州打捞局相关人员介绍,25日18时30分,广州打捞局的潜水员彭文科顺着前两班同事探摸的路径,继续往前探摸。18时50分,彭文科通过对讲机称在门上可以看到字母“RESTKICTEBAREA”。经核实这是主甲板进入住宿舱的通道,舱室入口通道的找到,为进入船舱搜救失踪者提供了条件。

  26日零时,潜水员从沉船中后部下水,顺着上一天找好的沉船右通道,在主甲板右通道处找到两具失踪船员尸体,并分别于1时30分和2时30分将两具尸体打捞出水。

  “根据现场探摸了解到,沉船被撞烂的破洞位于右舷距船尾约20米处,破洞约长3米,宽2米。”广州打捞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现场水流湍急,水深达36米,潜水员水下作业强度大。

  据他介绍,广州打捞局昨日又向现场增派了抢险打捞母船“南天顺”。该船携带大批抢险物资,如减压仓、潜水工具、大卸扣、消油剂等。“南天顺”于昨晚11时抵达抢险现场,随船抵达的还有14名潜水精英。目前现场已有26名潜水员,还有4名潜水精英正在赶往现场途中。

  为了扩大搜救范围,加快搜救进度,现场两艘潜水工作母船齐头并进,抓住适合潜水作业的时间段分头进行潜水搜救工作。继前天找到难船的右通道之后,昨天11时55分,“南天顺”的潜水员从“南天顺”左舷下水,试图寻找到主甲板通向住宿区左走廊入口。

  昨日下午1时,第一班下水的“南天顺”潜水队长林祥勇浮出水面。据他介绍,水下能见度大约1米,因为难船倒扣180度,致使潜水作业障碍重重,在寻找左通道入口的过程中,不但要穿过杂乱无章的各种钢缆和电线,还要绕过倒扣的救生艇等物,危险性很大,而且很容易迷失方向。

  ■海底搜寻

  蛙人下水搜寻遇险

  供氧气管被水中杂物缠绕,所幸在队友帮助下脱险

  在前晚救援人员首次找到沉船船舱的出入口后,有分析指出蛙人下一步要进入船舱寻找失踪者,危险性将大大增加。果然,救援当局昨日说,有蛙人在下水搜寻失踪者时遭遇险情。这是搜索行动开始以来,蛙人首次出现意外情形。

  昨日,负责今次搜救的消防官员周荣德透露,一名消防潜水员在行动中怀疑患上减压病,出现了相关症状,但无大碍。

  昨日上午,记者到大榄水警码头时,发现停着一辆救护车,车上还有医护人员在守候。在此前几天,在该码头上停泊的一律是消防处和海事处的车辆。昨日凌晨被找到的两名船员已经死亡,而仍然失踪的16名船员早就被认为生还机会渺茫,突然到来的救护车令人生疑。

  在昨日上午11时,一辆消防拯救快艇从救援海域开回大榄码头。该快艇上载的人员远比平常时候多。快艇靠岸后,艇上一名穿橙色衣服的消防人员,在几名工作人员护送下,自行走上岸,坐上救护车离去。现场消息说,该名消防员在工作中出现不适,但无须送院。

  昨日下午的吹风会上,消防方面的负责人周荣德说,由于沉船船舱内有很多悬浮物,昨日中午一名蛙人在海底作业时,其供氧带被海中杂物缠绕,蛙人被迫在海底作超过安全时间的停留。出现该险情后,当局马上派水上候命的另一名蛙人紧急下水协助,对杂物进行清理,受困蛙人这才得以脱险。该名蛙人随后要在“卓越号”灭火轮上的减压舱接受治疗,然后送往劳工处下辖的职业健康诊所作身体检查。

  “很幸运的是,这位同事完全没有问题。”周荣德说。他未提及该名蛙人是否就是被护送回码头的消防人员。他表示,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仍会继续派蛙人下水,但会考虑增派一名蛙人,负责协助清理水中杂物。

  他说,海底水流湍急,沉没的补给船船舱埋在淤泥中,船舱又有32个房间,且分布在不同楼层,蛙人越深入船舱的楼层,风险越大。当局仍会尽力搜寻失踪船员,但同时会做出安全评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搜救。

  ■原因调查

  香港乌克兰联合调查原因

  乌克兰派出的专责小组前晚抵港,并随即到事发海域视察救援情况。昨日下午,专责小组人员前去葵涌殓房,辨认两具刚被找到的失踪船员尸体。

  事发后,乌克兰政府马上成立一个由20人组成的事故调查专责小组。昨日傍晚,由乌克兰运输部副部长率领的专责小组飞抵香港,跟进今次事故。

  乌克兰专家组抵达后,港府海事处、消防处向他们简述了该宗意外及搜寻18名失踪船员的行动。海事处处长向乌克兰运输部副部长及代表团保证,港府在搜救行动上一直全力以赴,亦会协助代表团作出跟进。乌克兰运输部官员则感谢港府的协助,特别是搜救人员在整个行动中努力不懈。

  海事处发言人说,双方会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定,在进行撞船原因调查时充分合作。

  而来自乌克兰两家电视台的记者,昨日下午也去到大榄码头采访报道今次事故的救援情况。这是今次事故发生以来,首次有乌克兰传媒到现场采访。

  A50-51版采写:

  特派香港记者 梁朗然 庄树雄 通讯员 罗国盛 张健文

  A50-51版摄影:

  特派香港见习记者 赵炎雄 霍健斌 本报记者 徐文阁(除署名外)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