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乖娃娃”怎么就成了劫匪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5:24 杭州日报

  

10名“乖娃娃”怎么就成了劫匪呢
3月9日凌晨1时左右,家住纳雍县雍熙镇茶林路的刘某夫妇在茶林路县委党校门口,被从黑暗中冲出的一伙歹徒紧紧围住。这些人手持砖头、石块威胁,抢走刘某夫妇的手机一部及现金300余元。

  3月17日,贵州省纳雍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雍熙中队侦破此案。然而,办案民警的心情却很沉重:10名劫匪最小的不满16岁,最大的17岁,全为在校中学生,而且大多数人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很宽裕。

  都是家长老师眼中的“乖娃娃”

  犯罪嫌疑人周某的母亲泪流满面:“儿子从小很听话,不要说去抢劫,就连走路都怕踩死蚂蚁……。”周某的父亲说,由于家住农村,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接受教育,从五年级开始,周某一直在纳雍城关的姑姑家寄居,生活和学习都由姑姑照管。他和其母亲很少去城里看望孩子。

  在周某房间的墙壁上,两张“优秀班干部”的奖状格外醒目。周某的姑姑流着泪说:“都怪我平时忙着做生意,没时间照管他……”

  周某的班主任吴老师说,有3名犯罪嫌疑人是她的学生。这3名学生平时都很听话。其中周某是卫生委员,吴某是纪律副班长,黄某是小组长。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尤其是周某,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前十名。这几个孩子平时还乐于助人,有一次班里一个女同学突然昏迷,周某和吴某轮换着背她到医院;同学何某家庭经济拮据,家长要何某辍学。吴某主动向老师报告,并组织全班同学为何某募捐。至今,何某仍在班里继续就读。

  吴老师表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言一行她几乎都是了解的,但由于学生数量多,居住分散,学生校门外的一切,就无暇顾及了。

  与家长和老师相比,犯罪嫌疑人黄某的回答更让人心痛和难以相信。当问他民警到学校找他时他怕不怕时,黄某表示“不怕”,因为他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他说,除了上网打游戏和看香港暴力片以外,其他就没什么兴趣爱好了。

  对于为什么抢劫的问题,犯罪嫌疑人刘某说:“就是为了找点回乡下的车费。”吴某等人的回答更让人惊讶:“他们叫就去了,也没多想……”

  家庭监管都处于“失控”状态

  负责这起案件的谭毅警官称,本案10名犯罪嫌疑人几乎都是处于家庭监管“失控”状态。有2人的父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1人的父亲是教师,6人的家长是个体经商户。这些家长有一个共同之处———忙。除了保证必要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以外,基本上没有时间过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有位家长,接到办案民警的告知电话时,才大吃一惊地说他现在还在北京,问可不可以委托别人来看一下。

  雍熙中队民警介绍说,去年8月中队组建以来,办理了170多起案件,其中未成年人涉案的占了60%以上,光在校中学生就占了近30%。在这些未成年人中;父母离异的占15%;父母外出务工的占23.8%;其他原因与父母异地而居的高达42%。

  很显然,随着当前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忙”、离异、外出以及送孩子寄居等种种情况的出现,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在无意间被忽略,未成年人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照顾,导致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必要的引导和保护,最终给其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遗憾。

  据法制日报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