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有没有办法从“跨海大桥”和“上海世博会”获取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5:50 都市快报

  一周职场

  在宁波,什么样的旅游人才现在最吃香?

  昨天的一场招聘会上

  很多企业的观念相当一致

  看你有没有办法

  从“跨海大桥”和“上海世博会”

  获取商机

  通讯员 傅祖栋 陈樟平

  本报驻宁波记者 李 军

  本报讯 “如果你是公司营销部的主管,面对马上就要开通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怎么调整旅游线路?”简单扫了一眼简历,宁波浙仑海外旅行社的招聘主管开始了第一个问题。

  隔壁,宁波南苑饭店的招聘席上,主管和求职者也正在讨论着一个问题:世博会召开期间,酒店要如何吸引更多从上海分流到宁波的游客。

  昨天,宁波市“旅游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人才供需洽谈会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整个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当下最热的“跨海大桥”和“上海世博会”两个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

  用宁波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副处长何为本的话说,旅游人才已不再是简单的学以致用,企业对于这类人才除了专业之外,越来越注重求职者的信息灵敏度,“说白了,也就是在考察市场拓展能力。”

  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看重的是思考能力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大桥”、“世博会”这样的事件来作为对求职者的考察,现场很多的招聘主管意见很一致。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副总经理陈晓红说,问大桥的问题并非真问对大桥的了解程度,而是考察求职者对一个大事件的敏感性。“大桥开通对宁波的旅游业影响很大,作为一家知名酒店,肯定要随机应变。”

  相比之下,南苑饭店招聘席位上的讨论除了大桥,还谈到了上海世博会。

  毕业于东钱湖旅游学校的学生于程辉和主管足足聊了近半个小时。小于认为,世博会期间,像南苑这样的一流五星级酒店,应该打自己的品牌特色,吸引到世博会期间所要召开的一些企业商务会议。小于的理由是,即使有1%的客流分流到宁波,各种规格的会议就会层出不穷。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他,谈到的内容让对面招聘主管连连点头,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能有这样的嗅觉和思考能力,很难得。

  结果不难预料,小于当场就被录取。

  “大事件”考验的是应变能力

  (中国职场网高级职业咨询师 赵奕丞)

  旅游是一个随着市场而瞬息万变的行业,其对应的人才也需要具备这个特点。像跨海大桥和世博会这两个“大事件”,都和旅游行业紧密相连,尤其放在宁波这样一个受影响极大的城市,这个时候精明的商家在选择人才时,肯定会在这方面下足工夫。

  正如招聘单位的负责人所说,他们出这样的题并非为难求职者,问题的背后是考验他们是不是知道这个大事件对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影响,从而可以判断出这个求职者本身具备的专业之外的应变能力。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