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运行“全程有迹可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6:49 扬子晚报

  本报讯 南京某楼盘涉嫌未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就销售房屋,被处以3万元罚款,如果有人想在南京市房产局信息中心的内部办公系统里,将该处罚改成2.5万元,网络系统就会当即报警,并将这一违规情况“报告”上级。这一模拟的情形,正是南京市政府大力推行的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将权力细化、量化,促进了行政权力的规范、透明、廉洁和高效运行。

  记者了解到,经过清理,全市一共保留了3700项行政执法事项,每一项都有一个“身份证号”,没有身份证号的执法事项一律不得行使。在操作上,权力运行流程图会“全程留痕”,每一道程序都有操作的时间记录和处理方法。另外,在行政处罚上,又划出了14个标准环节,并依据自由裁量权限,将这些处罚细分成若干不同处罚档次和情形,直接建成为一个行政执法标准数据库。举例来说,某项行政处罚如果设定的处罚“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话,但根据该处罚的具体细节,电脑会自动给出处罚额度,杜绝了人员的主观随意处罚。“以往行政处罚过程中,经过会受到各种关系的影响、制约,如今,自由裁量权被固化和网上监控后,对分管领导来说,也是解脱。”市纪委有关人士指出,这一机制的运行,切断了公务人员权利寻租的渠道、压缩了权力运行中的弹性空间,保证了权力的廉洁运行。

  (孔小平)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